第4章 当铺(2 / 5)

的衣服原本是棉还是麻,大概他们已经这样生活了二百多年,自己也不在乎了。

当奇装异服而又干净整洁的姚梵好奇观察着这里的人们时,周遭人们也把他当成了怪物一般的观察着,几个孩子远远如尾巴一般拖着鼻涕跟在姚梵后头,满怀稀奇地看着这个假洋鬼子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的眼里姚梵不但服装奇异,就连走路都很奇怪,昂首挺胸两手甩动如同唱戏一般,不知不觉,后面的孩童便嘻嘻哈哈的学着姚梵那怪异的动作,刻意甩着手走了起来。孩子们很快发现,这样走路实在是很得意、很嚣张、很反常、很没礼貌,于是便不再继续了。

路人的注目礼并不让姚梵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他面带微笑,信步转入城中一条繁华街道。

这条街口立着一个刷朱漆的木头牌坊,牌坊上一个个木头牌子,上面刻画着些姚梵看不懂的典故和看得懂的花鸟,姚梵对典故和花鸟并不感兴趣,他对一个落后国度的文化毫无兴趣。

牌坊下面的两边地上堆着些蠕动的破烂,姚梵定睛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一群赤足褴褛的黑乎乎的乞丐,他们聚在这里是在要饭。

姚梵下意识地觉得这些乞丐恶心的出奇,他们看来半死不活,肮脏的分辨不出皮肤原来的颜色,一个个或跪或躺,犹如一群从泥地上长出的脓疮,乞丐们浑身上下只有眼白是白的,可这愈发衬得他们的眼神像痴呆的干尸,令人恐惧而厌恶,他们有的跪在地上,拿豁口葫芦做的瓢碗被干尸一半的手臂高高举着,有的敲着竹梆子,唱着姚梵听不懂的要饭歌,另外还有许多身上有不同程度残疾,这些人也在念经一般地呻吟乞讨,总之这些或瞎或瘸形容丑陋肮脏至极的合唱组实在是称得上恐怖了,此刻他们趴在泥地上目光死死粘着姚梵,口里尽力挤出声音“大爷行行好,赏口饭吃吧……王母娘娘保佑大爷,大爷给点东西吃吧……”。

姚梵很同情乞丐,也很厌恶乞丐,同情是天性,厌恶是习惯,一个先天就有,一个后天养成。他心里提防地戒备着这些死魂灵,暗自提醒自己不是来做慈善的,怀着内疚的心情快步走开。

一路走过来,姚梵看得出这条街应该就是青岛口最繁华的地方,这里路边墙角还蹲有头上擦着草标自己卖自己的穷汉,其中颇有些辨不清性别的肮脏小孩也是头上插着草标,看来人口交易在这里并不违法。

能够买得起奴仆的地方,一定有富人,一个有富人的地方,就能做生意,姚梵的逻辑很简单。

这条街上还有些抛头露面的女人,数量虽少,影响力不小,起码把姚梵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