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亭正,其实是承担着综合管理职能的乡长兼乡派出所长,同时又是乡民兵营长。
得知谢大官人勾搭上了山贼之后,张许强当即意识到,原本是内部的矛盾,骤然上升到了敌我矛盾的高度。
既然知道了谢大官人勾结山贼,亭正张许强二话不说,领着李道南就进了县城。
县里巡检使的态度,异常之明确,除恶务尽。不过,捉匪捉双,拿贼拿赃,巡检使让张许强和李道南,暂时隐忍不发,等待有利的时机,再将谢大官人和山贼一网打尽。
如今,因为剿匪的经验,告诉大家,不能打草惊蛇。
比如说,甲县出现了山贼,一般情况下,不会动员甲县的乡军。而是暗中集结乙县的乡军,悄悄的进驻预订集结地,等时机成熟了,再全体出动。
今天,谢大官人突然离开了谢家村,李道南敏感的意识到,敌人恐怕是等不及了。
“你带上这份书信,去找张亭正。”李道南写了一封加密的书信,命人带给亭正张许强。
张许强接到了书信之后,马上派人去县城,通知主管治安的巡检使。
大约三个时辰之后,县城的驻军和异地的乡军,一齐赶到了谢家村附近的山林之中。
带队的是县巡检使本人,一共动用了两百名厢军,和五百名乡军。
县巡检使以前是李中易亲牙营的副指挥,姓周名重德,表字舒长。
大军出动在外,为了不惊动山贼,只是就着清水,啃干粮。
周重德手里举着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番谢家村的动静,然后扭头笑道:“等姓谢的领着山贼进了村,咱们再悄悄的围上去,争取将他们一网打尽。”
张许强笑着说:“打倒了谢大官人,皇田至少又要多近万亩了。”
李道南没在山林里躲避,而是在村子里主持本村乡军的防守大计。毕竟,谢大官人的主要目标是他,他若不在村子里边,山贼恐怕不敢进村。
周重德点点头,说:“皇田多了才好,一旦本地遭灾的时候,大家也可以有地种,有饭吃。”
张许强当亭正已经一年多了,对于本亭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
他叹了口气,说:“本地一直旱涝不断,十年倒有九年饥。唉,一到了饥年,就是谢大官人大发横财的时候。”
“谁说不是呢?”周重德也跟着叹了口气,说,“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有十几亩地,发不大财,却也不至于饿了肚皮。直娘贼的,家里遭遇了两次天灾,地全都贱卖给了刘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