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禁军划上等号。军中的军官们,无一例外,都必须是讲武堂出身。
天下万权,兵权至要!
李中易绝不可能将兵权置于外臣的手上,然后出现太阿倒持,反害其主的悲剧!
不过,既然曹、潘两家的下一代,愿意走文途,倒是李中易比较喜闻乐见的好事。
曹璨和潘惟德的参加科举考试,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潘美和曹彬都是明白人,知道他们再无掌握兵权的那一日,索性逼迫着儿子从文事方面,来谋取仕途出身。
天下大同的和平时期,就快要来到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做文臣绝对比作武将的前途更加光明和开阔。
不过,李中易哪怕统一了华夏的故土,也绝不可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任由文臣们在军事上瞎指挥。
说句心里话,征服高丽国,甚至是倭国的战略意义,远不如安南那么大。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安南及其附近诸国,一年三熟的巨大粮食产量,就足以令李中易垂涎三尺!
天朝的治乱循环,归根到底,就是草民们吃不饱肚子了,不揭竿而起,就会被饿死!
不夸张的说,李家水师,哦,现在是朝廷水师了,已经是这个时代规模最大,武器最精良的一支舰队。
等李中易腾出手来,多造一些12磅青铜炮,甚至是16磅青铜炮出来,朝廷水师有谁能敌?
传统意义上,从陆地上进攻安南,确实有许多障碍,主要是山高路险,后勤跟不上。
李中易有水师的帮忙,到时候直接来个中南半岛的拦腰登陆,地域狭长的安南瞬间便难首尾兼顾。
“禀皇上,康泽来了,在外面求见。”张三正轻手轻脚的进来,禀报了康泽到来的消息。
“知道了。”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必定是龙袍或是龙靴等物,有了初步的成果。
新皇登基,无论是仪式,还是服饰,都马虎不得,绝不可等闲视之。
见李中易没有进一步的指令,张三正随即明白了,这是有重要的奏章要批阅,要把康泽晾在外面。
康泽起初以为,马屁可以拍上去,谁料,他在外面等了两个多时辰,腿都快站麻了,李中易还没有召见他。
如果是空手站着也就罢了,问题是,康泽为了表功,手里还托着宫里针工局新织出来的龙袍和龙靴呢。
如果是一般的物件,康泽还有胆子放到地上,稍微轻快一点,这可是李中易还没穿过的龙袍和龙靴呀!
就算是借康泽八万个胆子,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