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个五成。
“原本,咱们以为契丹人会谨慎的摸黑北撤,没想到,他们太过于狂妄了,竟敢举着明火赶路,嘿嘿,袍泽们,咱们的机会来了……”宋云祥一路滔滔不绝,话里话外,显得异常之兴奋。
老宋的戏,演过了头,廖山河撇了撇嘴,有资格待在帐内的高级将领们,哪个不是人精?
刘贺扬默默的望着口若悬河的宋云祥,他既不是河池乡军出身,又不是来自于灵州军团,先天性的就矮了杨烈、廖山河和宋云祥这些嫡系一头。
可是,李中易并没有计较刘贺扬的出身,一直给予提拔和重用,并且赏罚分明,这令刘贺扬深深的感念于知遇之恩。
要知道,刘贺扬以前不过是朝廷禁军,十分不起眼的中级军官而已。自从,刘贺扬跟随了李中易之后,无论是权势、地位,还是经济收益,都有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
身处李家军的时间越久,刘贺扬越能感受到,李中易是个超凡脱俗的政军天才。
说句心里话,能够抓住这么好的机遇,有李中易这么大的靠山撑腰,以前一直无依无靠的刘贺扬,真心知足了!
李家军的军议,向来短小精悍,没人敢多说废话,宋云祥的反常表现,令人侧目而视。
李中易向来不会轻易事先表态,他笑眯眯的欣赏着宋云祥慷慨激昂的演讲,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如果符家军敢于出城协助,契丹人肯定一个都跑不脱。
只可惜,到现在为止,护送符茵茵从暗道进大名府的精锐哨探,一直没有赶回来报讯。
李中易一手拉扯大的羽林右卫,固然精锐异常,却有也着显著的短板:兵精却太少!
以目前的形势,李中易暂时还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大肆扩军,所以,他把主意打到了随军的壮丁们身上。
这些跟随而来的壮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身体素质很棒的壮汉。
一旦时机成熟,李中易完全可以利诱他们,加入到李家军的队伍中来。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宋云祥之所以要鼓动大家,顾虑的就是兵太少了!
嗯,此战过后,只要雄州和霸州到手,是时候把李家军扩大到五万人以内了,李中易暗暗下定决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