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杨乐不言不语,就跟木头一样傻愣愣地杵在那里,颇觉无趣,眉头一皱,忍不住问道:“出去一趟,怎么变得拘谨了?秀逗了?”
杨乐至今还记得当初与皇上的温暖一抱,知道崇祯不是看重君臣礼节之人,索性放开胆子,说道:“臣刚才只是对皇上的厚爱受宠若惊,脑袋一时转不过弯来,所以变成了木头人。”
“哈哈哈哈…朕的恩宠让杨爱卿变成了木头人,哈哈…有趣,太有趣了!”崇祯大乐,笑得前俯后仰。刚才君臣两人的尴尬尽去。
“多日不见,朕真的挺想你的。”崇祯收起笑脸,掀了掀龙袍,坐回了龙椅上。
“臣也一直挂念着皇上,无时无刻不想着为皇上分忧。”
“嗯…你在辽东所做的那些事,朕都知道,天下这么多臣民,只有你真正为朕着想…”崇祯随手拿起案上的一本奏折,翻阅着,不知看到了什么话语,脸色瞬间一边,气得将奏折重重地率在地上。“你再看看他们,看看这些奏折,他们就知道上奏折,要粮食、要银子,就不知道自己想法子去处理。朕要他们何用?”
杨乐瞟了地上散落的奏折一眼,那是陕西总督杨鹤上奏的一本折子。大体说的是陕西连年干旱,希望皇上拨粮救灾,另外,贼寇‘闯王’逐渐成势,希望皇上及早派兵镇压。难怪崇祯如此生气,现在国库几乎亏空,杨鹤却要兵要粮,崇祯上哪儿给他弄去?看到崇祯铁青着脸,杨乐急忙安慰道:“皇上,他们上奏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事情他们也说了不算,必须由皇上亲自定夺。再说,天下替皇上分忧解难的大臣有很多,皇上不必多虑。”
“都是一群饭桶!遇到事情就问朕要兵要粮,难道朕是大宝库,要什么有什么?如果朕什么都有,那还要他们干什么?”崇祯怒气未消,心里琢磨着是不是陕西总督该换人了。
“皇上,微臣有一个建议,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填补国库亏空的空白,只是…只是涉及祖训,所以臣一直未敢提起…”
崇祯这些天一直为银子的事情发愁,猛然间听到杨乐有法子,立刻来了兴致,两眼放光,盯着杨乐急急地说道:“杨爱卿有什么法子,快说给朕听听。”
“皇上,此事有违祖训,臣看…还是算了吧!”
“违反祖训?”崇祯一愣,虽然他性格不羁,也不敢轻易违背祖训。沉思片刻,他想到大明王朝现在一团糟,如果不立即治理,江山很有可能葬送在他的手上,那么他就是大明朝的罪人,更加地对不起祖宗。想到此处,他下了一个决心,只要能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