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某处,仿佛要和那雨中肃立的军阵比个高低,他不顾身边士卒有些敬畏的目光,朝城下大声答道:“吾吐浑军第三指挥校尉于伏仁轨是也,管你哪个在此,汝等若是再不出示印信文书,只有弓弩伺候!”
李斯虽说是秀才出身,泥人也有个土性儿,闻言大怒,正待想骂,却被一只大手重重搭在肩头,回头一看正是指挥使陈德策马在旁。陈德止住李斯,沉声道:“取出吾印信文书,缒上城去验看。”
保管印信的牙兵当即将兵部任职文书和吐浑军指挥使金印取出,用油纸严密的裹了,装入城头上放下的藤篮中,众人眼看着绳子将藤篮缓缓拉了上去,矗立雨中默默等待。
未久,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几骑缓缓走出,来到陈德跟前,于伏仁轨低头道:“末将于伏仁轨,不知指挥使虎驾当面,特向大人请罪。”
陈德却道:“皇帝到军营之前亦得验看文书方能入内,何况边城重地。”挥手让他不必多礼,回顾左右笑道:“于伏校尉,吾之周亚夫也。”见众人纷纷颔首,一提马缰,马蹄得得趟过浅浅的泥水,带领大军缓步进入城内。
于伏仁轨和大多军卒皆不读书,不知周亚夫何许人也,旁边李斯却暗自点头,周亚夫乃汉景帝大将,平定七王之乱的功臣,陈德以于伏仁轨比作周亚夫,自己又如何自诩?想到此处,望着雨水中陈德从容纵马的*,心头火热,轻提马缰跟了上去。
注1:北汉主性残忍,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自帝亲征及遣将攻伐,因之杀伤不可胜计,大将张崇训、郑进、卫俦、故相张昭敏、枢密使高仲曦等,先后俱以才见杀。
注2: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督抚上其议,许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