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和南唐社会的命运(2 / 13)

夏鼎 鼓元吉 11656 字 2021-06-07

薄命作君王”,[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几乎一直左右着史界的评论。在某网站博客上,一则短文里的评价文字写得昪常绚丽精彩:

本以为你会走进百姓,仁政惠民,谁想你停留在征歌逐舞:“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本以为你会走进士兵,患难同共,谁想你停留在幽欢密会:“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本以为你会走进文武,殚精国事,谁想你停留在相思别离:“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终于兵临城下,四面悲歌,举手间君王阶下囚。只剩下让人心惊的“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只剩下让人痛楚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只剩下让人沉郁的“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只剩下让人肠断的“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走出励精图治的江山,停留在纸醉金迷的深宫,于是绣口一吐,就是一个亡唐。([url]http://blog.sina.com.cn/u/49d689ce010003zi[/url])

像此等认为李煜是荒淫酒色、懦弱无能、只懂屈辱伏降的昏君的文字,比比皆是。李煜作为一国之君,虽然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但这并不代表其昏庸无能,其在国家管理上的作为只是常常被其在文学上的辉煌所掩盖而已。此前,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对李煜做出了相反而中肯的评论,关立勋:《论李煜其人》,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35-39页;许春在:《为李后主一辩》,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8卷第1期,第58-63页;赵梦昭:《文德君王—李后主新评》,载《湖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I1卷第4期,第54-58页;等等。因此给李煜一个全新评价的时机已经成熟。本节权引学者们已经刊出的有关文字并结合个人看法,对李煜作一番评述。鉴于其文献词章成就将在文化篇里专门叙述,这里仅涉及其治国方面的绩效评价。

作者:格羅索2009-4-506:29回复此发言

--------------------------------------------------------------------------------

2[转]后主是个有为之君,惜乎时不我予,乃至身死国亡

一、道义层面:具仁信之德

徐铉《徐骑省集》是了解南唐评析李煜的重要史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