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在西魏兵临城下之际,将江陵宫中所藏之图籍付之一炬之事,表示了极大的痛惜和悲慨。
说起李煜对文献的收藏,离不开自幼熟读诗书,酷好文辞,多所述作。马令《南唐书》说他“着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徐*集》称他在国步中艰以后,有御制杂说演乐记、论享国延促、论古今淳薄、论儒术等作,“勒成三卷,而三卷之中,文义既广,又分上下焉。凡一百篇。”[宋]《徐*集》,清影宋刻本。可惜他的这些煜煜大札连同他的无数藏书,都散佚殆尽了。他还“有诗一卷”,也失落无数。《全唐诗》中仅存十八首及断句十六件。
2、书画艺术。除了收藏书籍,李煜还致力于收藏书画真品,每闻知有这类墨宝的所在,他总是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地悬赏、寻求。他特别欣赏的钟繇、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南唐宫中所收藏的历代墨迹中,就数钟繇、王羲之的最多。陈彭年就称:“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札,好求古迹。宫中图籍万卷,钟王墨迹尤多。”[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中华书局1991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
他十分珍惜书画真迹。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李后主才高识博,雅尚图书,蓄聚既丰,尤精赏鉴。今内府所有图轴暨人家所得书画,多有印篆,曰“内殿图书”、“内合同印”、“建业文房之宝”、“内司文印”、“集贤殿书院印”、“集贤院御书印”;或亲题画人姓名,或有押字,或为歌诗杂言。又有织成大回鸾、小回鸾、云鹤、练鹊、墨锦褾饰,提头多用织成绦带,签贴多用黄经纸,背后多书监装背人姓名及所较品第。”最后交给后宫保仪、一位妙于书札的才女黄氏来统一收藏和保管。
李煜还令翰林学士徐铉将内府收藏的所有历代书法名家的墨迹编次摹勒精拓,所有拓本命名为《升元法帖》。从南唐独创并盛名于世的廷珪墨、澄心堂纸看,此拓本必定极为精美,无论淡拓、浓拓、蝉翼拓诸法,都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可惜,这些拓本早已不传于世了。
宋人邵博说,他曾搜求到南唐建业文房藏书《阁中集》,见该书第九十一卷的《画目》中,记有上品99种,中品33种,下品139种。其中有贵重名画《江乡春夏景山水》、《山行摘瓜图》、《蕃王放簇帐》、《卢思道朔方行》、《月令风俗图》、《杨妃使雪衣女乱双陆图》、《猫》等。仅据《邵氏闻见后录》即可见一斑,亦可想见其当初广求之不易。[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阁中集》究竟有几卷,已无可寻,已知的九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