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由于洋人的介入,让孝明看到了一丝天皇重掌实权的希望,可是压力也是无比沉重,稍有处置不当,就会给幕府方面抓住借口,指责皇室卖国,而问题是,洋人气势汹汹前来,不给点甜头,不卖国,能罢休吗?
隔壁的清国就是个最好的例子,由朝庭卖国引来的各种起义,大清朝都快亡了。
孝明苦涩的摇了摇头。
在君臣二人眼里,洋人其实很难分辨的,区别无非就是高矮胖瘦及胡子发色的不同,而在宝灵等洋人看来,孝明与咸丰,尤其与王枫有着很大不同。
首先孝明的衣着,在洋人眼里很滑稽,身穿一件大红袍,就象是中国人结婚常穿的婚服,但袖子是大的无比夸张,袖口至少能装进一个胖子,裤管也是无比的肥,相当于成年人的腰身,鞋子则看上去给人一种很重的感觉。
而最不可思议的,还是孝明的帽子,在帽顶竖起一根光秃秃的彩绘漆板,大约有人从腰身到肩膀的高度,让人想不明白做什么用途,或者说有什么象征。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孝明的气质。
咸丰是大清之主,哪怕再是平庸无能,但人家身上经两百多年沉淀下来的皇家气质不是盖的,行走坐卧自有一股威严,王枫的形象则更是上佳,并且在亲和力的表面下,虽然友谊不离口,走到哪都是与某某国家的友谊万古长青,实际上却是个暗中捅刀子的狠角色,欧美列强,有谁从他身上占到便宜了?
而孝明与这两位中国之主相比,很明显不是一个档次,不仅长相给人一种獐头鼠尾的上不得台面感,还可能是傀儡皇帝当习惯了,也没什么不怒自威的气势。
越是这样的人,宝灵他们就越喜欢,他们访日的目地固然是为了帮助日本强大,成为对抗中国的马前卒,可是没人愿意日本在强大之后脱出掌控。
中国分裂混乱符合西方的利益,同样的,日本成为一条忠狗也符合西方的利益。
几人相视一笑,提步迈入大殿,深深一躬,以生熟程度参差不齐的中文依次说道:“英女王陛下驻北京公使宝灵、法兰西驻北京公使布尔布隆、美利坚驻北京专员麦莲、美利坚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阿物思里特山、西班牙海军中将费尔南德、普鲁士海军中将布吕克尼、奥地利元帅吉乌来与葡萄牙驻澳门总督基马良士代表各自政府,参见日本国皇帝陛下。”
在当时的东亚及东南亚,中文在官方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各国高层都会说中文,而洋人没有一个会说日语,所以使用中文。
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