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就知道了,今年的礼物他不用再操心了,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一套可以无限制的印刷《孝经》的雕版更好的东西了。
张恒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了,满口答应。
解决了大麻烦的刘据,整个人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跟张恒谈了些长安城的琐事,又问了张恒在长安城的时候过的怎么样。
张恒当然是说好,还一个劲的狠夸便宜兄长霍光如何如何能干,顺便提了一句张贺的名字。
张贺给张恒的印象非常好,为人谨慎懂礼,不卑不亢,更难得的是,张贺还是个真正的君子,虽然接触的时间短,但张恒已经确信,比起张贺在儒学上的造诣和个人的道德水准,他自己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张恒自己虽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他还是希望他的朋友们全是正人君子,这样他就可以混进君子的群体中滥竽充数了。
而且,跟君子做朋友很舒服不用考虑哪些尔虞我诈。
既然有机会拉人家一把,而且张贺正好在寻求一个与刘据加深感情的机会,举手之劳张恒当然乐得成全。
“是前廷尉的长子吧!”刘据听了张恒的话,倒是想起好像在博望苑中见过张贺,只是仅仅是擦身而过,博望苑里的宾客成千上百,说老实话刘据能记得张贺这个名字还得托张贺有个知名的父亲和极得刘彻宠信的弟弟。
不过刘据也是因为考虑到,张贺的弟弟张安世是兰台尚书令,负责起草诏书的职责,为了避嫌,才特意没有去接近张贺。
现在听到张恒的称赞。
刘据心里稍微有些意动,但是,刘据不是年轻人了,不会那么冲动。他觉得还是回去后先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个在自己的博望苑里待了两三年的宾客,若果真值得交往,刘据倒也不介意多一个谈话的对象。
至于避嫌……
其实这些日子来,刘据一直在重新温习过往的知识。
刘据现在觉得,避嫌避的太过分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情,适当的与内朝交往一下,应该不会引起父亲的不满,或许还是一件好事情呢!
本来刘据就打算这段时间内请霍光这个与他还有亲戚关系的表哥到太子、宫中宴饮,增进一下彼此的感情。
再怎么说,霍氏也是刘据的亲戚嘛!
“正是!”张恒赶忙答道:“此人我虽接触时间不长,但是学识渊博,胸襟宽广,最为重要的是为人豁达,与这样的人做朋友,心里会特别轻松,非常舒服!”
“哦……”刘据笑了一声:“若有机会,吾当与他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