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那里扬名,等名望养足了,等到天子的征辟才入朝为官的。
他们难道就不想早点当官吗?
当然不是,是函谷关的关禁政策阻挡了他们。
当然了,函谷关的关禁政策是有历史原因的,以前诸侯王势力非常大,像吴楚等诸侯就拥有不下于中央政府的财力和军力。
同时,历代汉代天子在吸取了周朝的教训之后,就将关中当做自己的最后一块保留地经营。不但数次大规模的迁徙各诸侯国,郡县的人口来到关中,更给予了关中百姓最好的优待和最轻的徭役。
甚至可以这么说,在汉室建国的最初几十年里,汉室天子眼中真正的属于它的子民就是关中辖下的百姓和直属中央统治的郡县。
至于诸侯国?
至今南北两军在选拔宿卫长安的士兵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当年坚决不要诸侯国兵的传统,就连政府在决定官员升迁的时候,这个官员有没有给诸侯王作过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
想了想之后,张恒还是没有想出来,是哪位好友会在这个时节这么有空来拜会自己。
“算了,去看看就知道了!”张恒跟高老七招呼一声,就朝门外走去。
来到门口,张恒就见到一个年级大概跟他相差不了多少的年轻贵公子,一身锦衣绸缎,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站在一辆马车边朝他笑盈盈的微笑。
“你是……”张恒摸了摸头,这个人在记忆中倒还是有些印象的,只是一时间有些模糊,喊不出名字而已。
“呵呵,张兄贵人多忘事,竟不记得昔年在君子学馆中的桑宏隆了吗?”贵公子浅笑吟吟,风度翩翩的笑道。
他这么一说,张恒脑海中立刻就浮现了一个画面:在君子学馆之中,一个年级轻轻的少年,无数人簇拥在其左右,言必称桑兄如何如何。
而张恒只能远远的羡慕的眺望。
“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张恒在心中感慨着,想当初,张恒不过是君子学馆中一个庸庸碌碌与大多数同学没什么差别的学子,而桑宏隆却是天之骄子,众星环绕,风光无比。
那时候的张恒,莫说是可以得到这位桑宏隆桑公子的亲自拜访了,便是说话也搭不上话。
如今,一切调转。
张恒名动三辅,又有献纸之功,爵位都跟桑宏隆的祖父一般了。而桑宏隆却依然默默无闻,只不过顶了一个桑氏公子,贵卿之后的头衔而已。
真真是让人唏嘘。
“呵呵,那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