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华北大(4 / 5)

洪荒逆翻天 李家四哥 3872 字 2021-06-06

“根据教育部的了解,李一乐以往在校的表现可谓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高尚的好学生。”赵处长开口说道。

“我们教育部特为此开会讨论,最后教育部部长阳贵仁决定,直接保送李一乐上清华或者北大!”

“就在教育部门宣布将李一乐保送上清华或者北大之后,舆论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为体现道德正能量应该保送,另一种则认为不应该保送以免危造成不公平,甚至会引起不适当的效仿。”余督学说道。

“在人情冷漠,社会极度功利化的今天,稀缺的道德品质,只有获得敬仰与回馈,才能激励更多人的发扬人性的光辉。

所以,褒扬“最美考生”、传递正能量,显然不该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若“口惠而实不至”,最终只会放大道德成本、而磨灭了道德信仰。在国外,破格录取品学兼优的学生早已司空见惯。

譬如6月8日媒体报道,河北女孩放弃高考,被哈佛等9所名校录取。

这位女孩在接受采访时,除了介绍自己的数学优异之外,特别强调其做义工、为非洲的穷人做食品和被子的经历。

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加分,优良的品质才是她敲开名校大门的关键。李一乐,清华欢迎你!”清华的李老师激动的说。

“其实,即使是在我国,类似的情况获得保送也不是没有先例,比

如曾在汶川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申龙、王佳明、欧阳宇航、张博四位少年。

分别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装甲

兵工程学院。

“可乐男孩”薛枭、玉树地震中连救4人的小英雄尕玛朋措也都分别保

送进了大学。

既然他们能获得保送,李一乐又何尝不可呢?北京大学的门为你敞开!”北大的杨老师也马上说道。

“教育部阳部长认为,李一乐挺身而出勇斗歹徒时,首先想的肯定不是即将要高考,而是救人第一。

那么在给予英雄少年保送的时候,首先该想到的也不应是公不公平。

如果能有更多的李一乐能够站出来,那些惨案或许也就不会发生。

这样的挺身而出,正是我们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急

需的正能量,我们的见义勇为的英雄值得被保送。”余督学继续说道。

听着客厅内众位教育部门领导和清华北大老师赞美的话语,一时间,百般滋味涌上了李一乐的心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