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首先要是汉室宗亲,其次要容易控制,再者还要有一些名气,这样大家才会同意。袁绍召唤门人过来商讨对策,把符合条件的汉室宗亲一一列出来,结果众人一致认为幽州牧刘虞是最符合条件的。
人选定下了之后,袁绍就开始行动了,充分发挥了他关东盟主的余威,发函给其他几位盟友说:董卓现在虽然逃到长安去了,但是我们伟大的反董战争并没有结束,献帝现在被董卓挟持着做不了主,对我们而言跟废君没什么差别,不如东立新君,形成与长安对抗的两个朝廷,这样以后组织战斗、分封功勋会都比较方便;此外,他觉得幽州州牧刘虞勤政为民、安边有功,是新君的不二人选,呼吁大家推荐刘虞为老大等等。
关东那些腹黑的哥们收到袁绍的信都嗤之以鼻,推刘虞当老大?凭什么?现在自己有兵有地,干嘛要向别人俯首称臣,这袁绍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可是乱世啊,称王称霸的绝好时机,所以根本就没人理袁绍,又不好损他面子,只得委婉地说,要考虑考虑。等了几天,袁绍见众人没什么反应,正要发火就收到了韩馥的信说支持袁绍立刘虞为新君。
为何韩馥最终决定支持袁绍呢?其实韩馥也很无奈,袁绍现在驻兵渤海,就像在他身上埋了一个定时炸弹,要是哪一天他突然想不开要来抢自己的地盘怎么办?那可绝对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啊,立了新君之后对他是有好处的,有新君在,袁绍肯定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搞恐怖活动,他这个冀州老大的位置才能坐稳。想通后韩馥就很积极地配合袁绍,支持立刘虞为新君,跟袁绍一起商量着,派人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刘虞。
可是,人家刘虞收到消息后根本就没理这两人。他是汉室宗亲没错,但这种有背祖德的事情他怎么会做。况且,现在献帝还在呢,别以为他不知道,关东联盟那群小子,个个都没一个好东西,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大汉朝的江山,恨不得一口吃了呢。刘虞越想越生气,把送信的来使大骂一顿赶了出去,回头立刻安排庞岩加强武装建设,有备无患。
袁绍的热脸贴了刘虞的冰墙,自找没趣,很是郁闷。人家曹操都做大了,弄了个东郡太守来当,他还在这里窝居,着实令人难受。一群谋士见老大整天郁郁寡欢,私下探讨要让老大重新站起来,想来想去,觉得应该乘机收回冀州。只要有冀州在手,说话都比较大声有分量,于是就去劝袁绍出兵攻打韩馥。
袁绍也想呀,冀州他已经想了很久了,可是这不是兵少粮也少嘛,怎么打呀这是。你说一个小小的太守去攻打人家一个州牧,这不是以卵击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