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操刀上阵,冲在前面。
他的身体非常强壮,挥舞屠刀,一路冲杀过去,往往让敌人见之丧胆。
他的“冲”很快还会增加一个特色,叫“生死两全”,又叫“死活都要”,以后我们会看到。
如果说,比起曹参的“攻”,周勃的“袭”,两者都带有战术谋划的性质,说明曹、周两人既能打又能谋,是能够组织一些重大战斗的将才,那么,樊哙的“冲”,要显得略有逊色,因为虽然勇气可嘉,但毕竟有些武夫的味道。
所以,他一直都被当时的许多人瞧不起,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将才。比如韩信,后来就以和他地位相同而感到无比耻辱。
然而,他的这一喜欢亲自冲锋杀敌的风格,却恰恰与战神项羽有几分相似。
所以,后来项羽会称他为“壮士”,却对他惺惺相惜,颇为赏识。
而对于曹参、周勃、樊哙这三员猛将的共同统率刘邦来说,无论是曹参的“攻”、还是周勃的“袭”、还是樊哙的“冲”,其实都是非常宝贵的。
因为,对于一支真正善战的军队来说,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本来就需要灵活应变,有时需要主动进攻,有时需要巧妙袭击,并且始终都需要敢于亲自冲锋陷阵的猛士。
“攻”、“袭”、“冲”,恰恰是冷兵器时代,一支完美军队都需要的三种基本战术素质。事实上,即使放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衡量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仍然离不开这三个字。
所以,曹参、周勃、樊哙三人的不同作战风格,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高下之分。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来说,他们的三种风格恰恰形成优势互补,缺一不可。
62、第一个打败刘邦的人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