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刘邦为何放心让审食其照顾吕雉?(2 / 3)

的刘邦,和刘邦生子育女,一起下地劳动,善待刘太公和继母,说明她很贤惠。

她给来到田边的老人赐食,又接受和善待刘邦的私生子刘肥,说明她很大度、善良。

在刘邦正式走上反抗之路逃亡芒砀山区时,她紧紧追随,无怨无悔,虽然下狱也绝不泄露刘邦行踪,说明她很坚强。

她配合刘邦制造神化刘邦的舆论,宣扬刘邦的头上有象征着天子的五彩云气,帮助刘邦搞好革命宣传,说明她很能干、聪明。

她对于刘邦,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无怨无尤,说明她很忠贞。

这么好的女人,当然值得刘邦为她走上与沛令结仇而被官逼民反的道路。

在此时的吕雉心目中,刘邦之所以被逼得走上造反之路,原本就是因为沛令逼迫的缘故。而刘邦之所以会与沛令结仇,则是为了她。

在这种情况下,她当然更加会把刘邦作为值得自己托付终身的人。她全心全意地支持着刘邦,担负起在家照顾子女和老人的职责,没有因为担惊受怕而有半点怨言。

刘太公和继母年事已高,二哥刘仲又是个只知道老实巴交种田的人,儿女们都还年幼。刘邦离开之后,家中实际上是以吕雉为主心骨。

但是,吕雉此时担负的不只是照顾子女和老人的职责而已。

更重要的是,她不仅要负责照顾家庭,还要帮助刘邦协理后方。在刘邦出征之后,及时协调沛县的关系,把沛县的情况通报给刘邦,就像当初刘邦在芒砀山打游击时她对刘邦的配合一样。

很多年以后,已经当了皇帝的刘邦曾经怀疑自己的女婿张敖造反,吕雉表示张敖会因为自己女儿的原因而不会造反,这时刘邦斥责吕雉:“如果张敖造反成功,还会担心少了你的女儿吗?”

是的,男人一旦有了事业,就可以有很多女人,这是刘邦的逻辑。“好酒及色”的他,也从来不是一个专一的**。

但无论如何,刘邦一辈子都对吕雉不离不弃。纵然吕雉后来年老色衰,对他已经失去性的吸引力,但吕雉始终是他的正室夫人,始终最为他所信任。

此时此刻,起兵后首先安顿自己的老父妻儿,这充分说明,刘邦和美国总统一样,其实是很重视家庭的,和吕雉的感情也很深厚。

至少在一开始,他并不是那种为了自己投资创业而完全顾不上家人生活的人。

安顿了家小,就可以出发了。

61、刘邦手下三猛将各有什么特点?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