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刘邦为何拒绝打陈胜的旗号?(2 / 3)

如果刘邦通过张耳、陈余去和陈胜联系,要求跟随陈胜一起造反,那么是非常方便的事情。在陈胜那里,他可以和张耳、陈余两个老朋友齐心协力。如果他愿意奉陈胜的号令,陈胜应该不会亏待他。

第四,从最现实的情形来看,在这之前刘邦一直受到秦朝的追捕,“好酒及色”的他带领兄弟们躲藏在芒砀山野外,生活肯定不会舒服到哪里去。他早就想要反抗残暴的秦朝了,只是因为实力不够,一直在等待机会。那么,现在陈胜已经率先造反,而且队伍迅速壮大,刘邦如果早点去投靠他,也可迅速摆脱逃亡的危险处境。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邦都应该“西瓜偎大边”,主动打陈胜的旗号才对。

但事实却是,陈胜起兵两个月后,声势已经非常浩大,刘邦却仍然坚持躲藏在芒砀山野,按兵不动,静待时机。而等到他正式带领丰邑和沛县的弟兄们起兵造反,他却自立为沛公,打出的是当时独一无二的“赤帝之子”的红色旗帜,成为一支独立的队伍,没有和陈胜义军发生任何联系,更没有响应陈胜的口号。

刘邦的这一举动,在当时的造反义军当中,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可以肯定地说,刘邦拒绝响应和投靠陈胜,绝不是因为他本人和陈胜之间有什么恩怨隔阂。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最开始一听到陈胜已经造反,刘邦曾对手下由衷地称陈胜为“圣人”;而在多年以后,当刘邦取得最后的胜利,当上了皇帝,很快就亲自下令追赠陈胜为楚隐王,还派三十户人家专门负责为陈胜守墓,并定期为陈胜举行祭祀,这种隆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刘邦对信陵君的尊崇。

可见,刘邦对陈胜是非常肯定的,他拒绝响应和投靠陈胜不是由于瞧不起陈胜。

刘邦一开始就打出与陈胜的张楚政权并不一致的红色旗帜,在各地造反义军中别具一格,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想坚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他要牢牢控制自己拉起的这支主要以丰沛子弟为骨干的队伍。

在陈胜起兵造反之前,他就已经在芒砀山一带坚持了长期的游击斗争,并进行了“赤帝子杀白帝子”等一系列反秦宣传,建立起了自己的比较系统的造反学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革命理论。

也就是说,虽然陈胜打响了反秦第一枪,但真正下定决心反秦并已经长期酝酿的却是刘邦。刘邦明确反秦志向比陈胜更早,各方面工作也比陈胜做得更充分,他的志向也绝不是仰人鼻息。同时,在对造反起义时机和策略的选择上,他和陈胜也有分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