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沛令为何不准刘邦进城?(2 / 3)

信任的两个兄弟,始终贴身跟随刘邦。

得到了老家乡亲和兄弟们的支持,刘邦就组建起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嫡系队伍,特别是一个骨干班底,更加信心满满。

他集合众人,来丰邑镇口的一颗老榆树下。屠夫樊哙亲自操刀,杀了一只肥羊。

鲜红的羊血浸染着土地。刘邦和兄弟们一起祭祀了土地神,祈求土地神保佑他和兄弟们这一去能够百战百胜,攻城略地。

然后,带着这支由丰邑子弟组成的队伍,向沛县出发。

公司开业成功要素之三:有了好的创意就要坚持。

刘邦过人品质之三:敢作敢为。

到了沛县城外,刘邦率领的已经是一支几百人的队伍。照这样下去,刘邦的队伍就会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而核心是他和他的骨干支持者。

这说明,尽管此时仍然力量弱小,但就发动一次造反行动而言,刘邦的组织领导工作做得不错。

一路上,刘邦随时关注在沛县的情况变化,始终与沛县城内保持密切的联络。负责这个联络工作的,除了樊哙,还有夏侯婴。

夏侯婴是驾车高手,他驾驶着马车往来驰骋,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消息。

实际上,这时的联络工作类似于后来的地下交通工作,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联络员也随时可能暴露。沛令一旦知道萧何和曹参打算请回来的人是刘邦,夏侯婴就是给刘邦传递消息,那么,很可能会现行下手,他们都将是死路一条。

但夏侯婴和樊哙都是最忠贞的地下党员。他们跋山涉水,非常出色地在敌人眼皮低下完成了传递情报的任务。

最开始,夏侯婴和樊哙带来的都是好消息:沛令造反的态度确实是很明朗、很坚定的,对萧何、曹参非常倚重。刘邦只要回到沛县,萧何、曹参从内配合,就完全可以一举夺过领导权,成功举行造反起义。

因此,刘邦就下令兄弟们,加快向沛县进军。

然而,当沛城已经在望,却见另外两个人脚步匆匆,迎面而来,不是别人,正是萧何、曹参。

刘邦大喜过望,以为他们是来迎接自己的,赶快迎上去。

不料,萧何、曹参满身泥土,被大雨淋得像落汤鸡,一脸沮丧。

情况有变。

沛令已经关闭城门,禁止刘邦队伍进城,而且要逮捕他们。

原来,得知萧何、曹参请回来的居然是刘邦,而且刘邦如此人多势众,沛令顿时后悔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