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子扶苏的名义不足以重建他们对秦朝的信心。
于是,他很快又干脆地抛开了公子扶苏的名义,正式打出了“大楚”的旗号,以此来表明,他将与秦朝彻底一刀两断,势不两立。
他成功地凝聚起了这支主要来自楚地的戍卒们的造反意志,号召起了人民群众的反秦怒火。
事实证明,陈胜的这个战略是成功的,起兵之后,百姓果然争先恐后地归附,革命队伍迅速壮大,正式拉开了大秦帝国覆灭的序幕。
陈胜和吴广率领这支因为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队伍,进攻大泽乡,很快攻下;再攻打蕲县,也一战成功。
如果我们不把话题弄得这么严肃、这么像领导讲话,那么,打个比方,陈胜和吴广看准民意造反,就像瞄准市场开公司,生意出奇的好,一开始就所向无敌。
后来我们将会看到,刘邦正式起兵的时候,许多举动策略,都和陈胜的做法相似,可以说都是受到了陈胜的启发。
陈胜第一个说“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这句话后来成为刘邦和项羽领导反秦斗争的共同口号;第一个说“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为激发包括刘邦在内的更多英雄豪杰们纷纷起兵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作为中国农民造反第一人,陈胜发明创造的这些战略构想、工作谋划、组织动员等方法,一直到近代还为人们造反或者革命所借鉴。
因此,按照专家学者们的讲法,陈胜的壮举,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不过,即使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陈胜也告诉了我们一些做人的基本哲理。
第一,最绝望的地方其实包含着最巨大的希望。
因为天寒大雨耽误了行军日期,包括陈胜和吴广在内,这队戍卒犯了死罪,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陈胜,至此似乎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绝境。然而,他却反而把绝境看作是上天赐予的难得机会,借此激发了身边人的斗志,开创了人生的另一番事业天地,使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无比广阔的希望。
第二,最柔弱的人们其实蕴含着最强大的力量。
决心起义造反,陈胜首先想到的是:“天下老百姓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因此,他坚信造反一定能够得到百姓拥护。那个时代,所有的百姓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他们受尽朝廷和贪官污吏的欺压,看起来是最软弱可欺的,可是,陈胜却懂得,如果能够把所有的这些最柔弱的人都号召团结起来,那就是世界上最锐不可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