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于是,他来到秦国,直接投奔到当时正掌握秦国大权的丞相吕不韦门下,迅速获得吕不韦的赏识,进而得到当时的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的重用。
然而,就在他大展拳脚、协助秦王吞并六国的时候,他也遭遇到了不少危机,最重要的危机是这两次:
第一次致命危机,是当时的韩国人郑国,以帮助秦国修筑当时的“三峡工程”即现在郑国渠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
秦朝贵族大臣因此认为,外国人来秦国当官做事的都是间谍,应该全部驱逐。生性多猜疑的秦王嬴政听取了这一建议,下令驱逐秦国境内的所有外国人,包括李斯在内。李斯的仕途几乎就要因此被彻底断送。在这危急的关头,李斯向秦始皇写了一封只有不到一千字的信。就是这封短短的信,阐明了秦国如果要强大就必须重用天下人才的道理,不仅使得秦始皇收回了驱逐令,让郑国继续完成“三峡工程”,而且使秦始皇对李斯刮目相看,更加予以重用,直到让他做了丞相,成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最重要的辅佐。
第二次致命危机,是当时的韩国贵族子弟韩非,来到了秦国。
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但眼比天高的李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学识比不上韩非。普天之下,秦始皇唯一钦佩的人也只有韩非,甚至表示:“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为了得到韩非,秦始皇不惜派兵攻打韩国,迫使韩国让韩非出使秦国。眼看韩非深受秦始皇喜爱、就要受到重用。如果韩非得到重用,那李斯就只有卷铺盖走人的份了。为此,趁秦始皇还没有最终决定重用韩非,李斯联合其他权臣,共同向秦始皇说韩非的坏话,使秦始皇感到韩非此人忠于韩国,而以其杰出才华若被韩国重用,就会是秦国的大敌,因此干脆杀了韩非。这样,李斯就保住了自己的职位。
可见,李斯这个人,实在是个聪明得不得了、厉害得不得了的人。他既有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又有争权夺利的毒辣手腕。他的聪明才智,比起赵高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说他是当时天下顶尖聪明的人之一,那也毫不为过。
然而,赵高仍然相信,越是聪明的人,就越有可能变得愚不可及。他仍然可以凭借一次简短的谈话,就把李斯搞定。
这是因为,李斯看到的是,厕所的老鼠和粮仓的老鼠地位有很大不同,而赵高看到的是:无论是在厕所还是粮仓,乃至是爬上了高高的神龛,老鼠毕竟还是老鼠。
不管多么聪明的老鼠,都比不上狼的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