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刘邦的什么历史地位被忽视?(3 / 3)

了。

加上之前有关白帝子、赤帝子的传说,这些都表明,刘邦从一开始,就打出了反抗秦朝、建立新政权的鲜明旗帜。赤帝子杀了白帝子,就是他刘邦要杀了秦始皇。

这种“大逆不道”的说法,显然是非常让人震撼的。

我们知道,年少时的刘邦曾经是一个失母、失学、失友、失恋、失宠的人,很不得意,没有人会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连他的老爸刘太公都认为他将来赶不上他二哥刘仲那样会种田持家,是个“无赖”。

然而,后来的刘邦“出国打工”,结识了名震天下的张耳、陈余,回到沛县后,又担任了泗水亭长,乐善好施,宽仁爱人,渐渐在乡亲们心目中有了威信,被人们称为“长者”。

不过,尽管刘邦有了一定威信,但毕竟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而已,还不至于让人们特别崇敬。然而,现在经过吕雉的宣传,有关刘邦神奇的传闻越来越多,就好像他是突然得道成仙了似的,成为了一个非凡的人物。

更多的丰沛子弟因此而心生敬畏,前来投奔刘邦。刘邦的队伍在不断扩大。

更为重要的是,吕雉的种种卓有成效的宣传鼓动工作,在让刘邦的队伍不断增加、声望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证明这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有着推翻秦朝这样的远大奋斗目标、明确政治理想的队伍。

因此,他们不是普通土匪,而是“革命者”。

把秦始皇南巡的目的解释为是针对刘邦,把秦始皇说成是白帝子而把刘邦说成是要杀白帝子的赤帝子,等等,这种直接针对现政权最高统帅、国家元首的宣示,当然就是一种彻底的革命造反思想,而绝非一般的土匪流寇思想。

这个时候,无论是陈胜,还是项羽,都还没有正式揭竿起义。还有些人在山野水泽间抢掠为生,也与秦军开战,如英布等,但他们都没有任何明确的政治目的,只是纯粹的流寇土匪。

只有刘邦的队伍,才是一开始就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的革命队伍。

换言之,刘邦,而不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陈胜,才是第一个组建武装队伍、正式开展反秦斗争的人。

那么,后来的人为什么都会认为是陈胜打响了反抗暴秦农民起义的第一枪,而把刘邦是反秦起义的第一人这一历史功绩给忽视、抹杀了呢?

这个最大的历史谬误,是如何形成的?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