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刘邦为何会与樊哙成连襟?(2 / 3)

方背景,“杀狗”这份职业本身也有其特殊性。

第一,从事这份职业的人,很有机会接触各地的上层人物。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民间有种说法是“狗肉不上席”,甚至大的超市都不卖狗肉,可是在那个时候,狗是六畜之一,狗肉是重要的肉食,即使是王宫宴席上也吃狗肉,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更往往需要宰杀犬只来表示祭奠。

用杀狗来祛除灾祸的习俗,早在商代就有了。而在沛县所属的楚地,巫风盛行,人们喜欢祭祀鬼神祈求吉祥,因此,杀狗者就会常常参与这一类活动。

参与这类活动中,就更容易接触到那些被上层人物奉为上宾的巫师祭师之类,从而获得被引荐的机会。

第二,在当时,有几位杀狗的人,在江湖好汉中特别有名。

比如说魏国人聂政,因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来到齐国,就是靠杀狗为生。作为杀狗者,他却拥有了很大名气,甚至被韩国贵族知晓。后来为报答别人的知遇之恩,他单人匹马直闯韩国的相国侠累府中,一击中的,刺杀侠累,又“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毁容而死,为的是不被人认出,以免连累自己的姐姐。韩国于是暴其尸于市,以千金购求其真实身份。聂政的姐姐立知此事为其弟所为,于是动身至韩市,伏尸痛哭而死。

又比如说,曾经受燕太子丹雇请而去刺杀秦王赢政、也就是现在的秦始皇的荆轲,以及后来继承荆轲遗志继续刺杀秦始皇的高渐离,都是名扬千古的刺客豪侠,而他们当初在燕国的时候,也是与一个杀狗的人交往,为至交好友。

可见,在以杀狗为谋生职业的人当中,不乏英雄大侠。这对于与人结仇而流荡江湖的吕公一家来说,也是很愿意接纳的。

所以,杀狗的樊哙,经济来源有保障,可能具有官府职业背景,有机会接触沛县上层人物,等等,都是他在众多竞争者中拔得头筹、赢得吕媭的有利条件。

而更重要的是,樊哙为人忠厚,勇猛敢为,正直不阿,颇有聂政、高渐离等大侠风范,深为刘邦所喜,也就更能得到吕媭所爱。

借着刘邦提供的便利,得以顺利地接近吕媭,并最终得到吕公许婚,和刘邦成为连襟。

这样一来,沛令想打吕公两个女儿的主意,就彻底没戏了。尤其是吕雉,可望而不可得,自然让沛令很是恼火。沛县就这么大,堂堂沛令看中的女人,居然被泗水亭长刘邦横刀夺爱,让沛令情何以堪?

吕公宁肯把自己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