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你说的是醉话还是真话?
刘邦大概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有这么好。想要娶个白富美,老天就给送来了。
吕公突然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刘邦,这自然令刘邦大喜过望,沛令却大惊失色。
吕公为何坚持把吕雉嫁给刘邦,其实到现在还是个历史之谜。
史书上说,这是因为吕公这个人善于相面,一眼看出刘邦长着一幅当皇帝的相貌,所以意志坚定旗帜鲜明地要把女儿嫁给他。当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不过,一般而言,男人可能因为女人的相貌而选择女人,却很少有人选择女婿会纯粹只看相貌。
何况,刘邦的相貌与美男子的标准差得太远。此外,他的职务比沛令低,钱也不如沛令多。在当时的沛令看来,刘邦和自己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完全没有资格成为自己的情敌。
但爱情的战场往往是最残酷也最诡异的。
鉴于我们追求历史的真实,因此对吕公的想法不能作太多的假设,只能尽可能依据历史记载还原当时的场景。
吕公这种荒唐的决定,不仅旁人难以理解,就是他的夫人吕太太也不赞同。送走刘邦回到家中之后,吕太太忍不住叫苦不迭:“你个死老头子,醉得说胡话了吧?你过去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要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都不同意,今天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邦了呢?”
吕公这个时候,酒意大约有几分醒了,知道自己鲁莽。为了证明自己会相面而白白地把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刘邦,讲出去是笑话,也找不出能说服太太的理由。于是,他只好拉下脸,说:“这不是你们这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能够明白的!”
不辩解不争论,恰恰表明吕公的心虚。
然而,就当时来说,吕公把吕雉许配给刘邦的话虽不是“君子一言”,却也已经驷马难追。毕竟,他今后要在沛县安家,不能失去诚信,也不能让人觉得他会看相之类的话是在吹牛。
更何况,酒醉心里明。其实,吕公因为喝多了酒,为了证明自己会看相,盛醉之下把吕雉许配给刘邦,这固然多少有点鲁莽,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失去理智的举动。
首先,他的大女儿吕雉虽然国色天香,但是,由于跟着他逃难,加上挑来挑去,年纪大了。吕雉比刘邦实际上只少六岁,因此,这时候已经二十四五岁。在那个年代,这已经不不折不扣的“剩女”,再不嫁人,就只能做老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