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刘邦为何未成儒教徒?中(2 / 3)

还留有余地。

一是虽然禁止天下学习儒教,焚烧儒教经典,但还容许朝廷的博士们继续保有这些经典供研究。

二是,杀人成性的秦始皇,这回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杀,难得地宽容大度,难得地没有把事情做绝。

儒教徒中,像叔孙通这样的人,就知道应该见好就收了,还是不继续搞静坐游行与政府对抗的好。

但是,淳于越不干哪,其他的儒教徒也不干哪。毕竟,这是太没有面子的事情。没有面子,就没有位子;没有位子,今后还怎么混?

儒教徒们实际上已经分成左右两派:右派以叔孙通为首,主张人在屋檐下,还是先低头,和秦始皇合作;左派以淳于越为首,决心继续和秦始皇对着干,要进行坚决地抗争。

从今天来看,我们不能完全把儒教徒们的这些抗争当成是迂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由于儒教的这种抗争传统,才使得他们始终从道德和舆论上占据一定优势,对历代皇帝的权力形成一定的监督和牵制。

就当时来说,秦朝这些儒教徒们的抗争手段也不能说迂腐,而是非常厉害的,那就是,专门“攻敌要害”。秦始皇越在乎哪个方面,他们就越要从哪个方面下手。

此时此刻,秦始皇一统天下,大权在握,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作为最有权势的人,他最在乎的,当然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长一些,最好是修仙得道成为“真人”,可以长生不老,永远掌权。

为此,秦始皇耗费重金,到处招揽各种据说能够修炼仙丹、乃至可以与海外的仙人通电话的术士,请他们来为自己炼制可以长生不老的灵药,又派人远赴海外,为他寻找仙人寻求长生不老的秘方。

负责炼制灵药的,有术士侯生、卢生等。

负责去海外寻找仙人的,有徐福。

在秦始皇的资助下,徐福组建了当时天下最大的舰队,从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意识的“寻找新大陆”的航海事业。据说他后来到了日本,而今天的日本人,都是中国人的忤逆子孙。

既然秦始皇这么想要长生不老,儒教徒们就在这个问题上下手。

“子不语怪力乱神。”儒教的开山鼻祖孔丘老先生是“敬鬼神而远之”,相信天上有神仙但不许迷信神仙的。照这样说,儒教徒和术士本应该势不两立。

但是,现在,儒教徒们对这些负责与神仙搞好外交关系的术士们不再“敬而远之”,而是积极靠近。

术士们与儒教徒们一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