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这个中阳里来的小子,后来会成为左右他命运、也左右天下人命运的人。
不过,尽管他是国际著名的企业家,但还是非常关心一线员工,以人为本,对刘邦很不错。
所以,后来张耳打仗失败,去投奔刘邦,刘邦“待之甚厚”。
张耳还有个最好的朋友、忘年交陈余,他和陈余演绎出了一段非常曲折而惊险的故事,这个后面还会讲。
陈余比张耳年轻得多,但书也读得更多。他叫张耳做干爹。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唯一人。”张耳也把陈余作为自己的生死之交。
陈余本身也很有钱,还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是在赵国拜访了当时最著名的一个儒教学者为师,因此是不折不扣的儒教徒。
刘邦厌恶儒教徒,作为国际英豪的张耳仍然能够包容他,但年轻的陈余对刘邦就不那么看得起,交情不算深,甚至还可能鄙视过这位满口沛县土话、不学无术的小子。
所以,后来陈余和张耳之间感情生变,要杀张耳,刘邦宁可在军事上冒极大风险也坚决不同意,反而把陈余给杀了。张耳后来被刘邦封为赵王,死后封为景王,刘邦甚至把大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张敖。
可见,刘邦对张耳不是一般的好,这反过来可以证明张耳当初对刘邦也很好。
下一节:刘邦“打工”有何收获?
(支持新人,请朋友们多给投票、收藏、推荐啊,谢谢!我会化压力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