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刘邦曾追谁的星? 上(2 / 3)

”的冲击。诸侯国之间战火连连,表面看比的是军事实力,其实却是比经济。因为,谁的经济先进,谁的国家就富有,富有就强大,强大就要向外扩张。

随着经济的扩张,文化也会随之渗透。所以,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的大冲撞大交流,主要是美国文化冲击全球。

战国末期的“经济全中国化”浪潮,也带来了文化的大碰撞大交织。儒教文化作为中原文化发达地区兴起的思潮,尽管不受老子李耳肯定,但在当时来说确实可算是一种最先进的文化。楚国虽然“反儒”,却也挡不住儒家思想的传播。子张甚至在楚国创立了儒学学派的一个分支,被列为“八儒之首”,史称“子张氏之儒”。

刘邦的家乡沛县,处于楚国北部边境,就更多受到来自中原的儒教文化的渗透。

文化渗透总是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比如说,今天的西方文化渗透,往往是借助美国大片、肯德基、可口可乐等产品,还有各种电影明星、体育明星、歌唱明星等,不知不觉影响世界各国人们。

那时候,各诸侯国也会出现一些“明星”式的杰出人物,名扬天下,成为许许多多青少年们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

这,是中阳里穷少年刘邦会崇拜一个“外国明星”、并因此而受到儒教文化感染的外在原因。

第二个特殊原因,是来自刘邦自身。

在“经济全中国化”带来的文化渗透下,刘邦会喜欢“外国明星”,这不足为奇。那么,在这么多诸侯国中,他为什么会单单喜欢一个来自魏国的“明星”、而这个“明星”又会让他受到自己特别厌恶的儒教文化的熏陶呢?

这是由于,刘邦家乡楚国沛县丰邑一带的人,包括老刘家,还有一个特殊的来历。

那就是:他们其实原本就都是从正宗的中原诸侯国即魏国迁移过来的,所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就更深。

有种说法是,刘邦的祖上,就是魏国的富豪和大慈善家刘丰。当年魏王搜刮民财,想兴建新的宫殿,就派刘丰去负责,但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工程停止,刘丰也从此不知去向,据说是举家迁徙到了楚国沛县丰邑一带。

那时,就像今天的地球始终硝烟弥漫一样,各诸侯国经常打仗,制造了大量难民。作为当时的联合国、即诸侯名义上的共同宗主的周王室,自己都已经成为了“难民”,因此似乎就没有来得及为各国百姓成立难民署。人们颠沛流离,走到哪算哪。

难民的迁徙,带来的不只是人口的流动,同时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