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回(5 / 6)

你猜不着,吃不上,白流口水。”廷芳道。“我们就去试试吧。”小玉见玲芳想去,便拉贵梅一起带头向东去了。这时,六人身后响起“咚咚咚,锵锵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是西街范石滩一带的迎神锣鼓队过来了。

只见这迎神锣鼓队:

九匹马拉着九辆古老战车,

九壮汉擂响九面牛皮大鼓;

前有二十八面开道铜锣,

后有二十八副压阵铙钹;

二十八串大红灯笼分开东西,

二十八面星宿旌旗排列左右;

真个是惊天动地迎神锣鼓,

上元夜唐音戏园立起神谱。

每年元宵节,温阳县唐音会剧班都要在城西范石滩戏园唱大戏敬神,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队人马就是去清真观请神的。廷芳、玲芳等六人只好和街上所有的人一样,退到两边房檐下,让出路来,让迎神锣鼓队先过去。

县衙门外,崇胜寺外,大商铺门前,温阳城有名人士的家门前都很热闹,有各村各镇来的秧歌队,旱船,戏推车,舞狮子,高跷,都围着高大的煤炭旺火,舞着,唱着。

你听那秧歌队停止了棒槌声、腰鼓声、铜旋子声,有一人在场中唱道:“这一座宅子盖得好,四角里长的是灵芝草;灵芝草呀门灵芝草,一年四季结元宝哼嗨。”那人唱完,棒槌声、腰鼓声、锣声、铙钹声、铜旋子声又响起来。磕棒槌的和打腰鼓的都是年轻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跳跃着,带领敲铜旋子的姑娘们变化着队形。有的秧歌队还开了“大套”,在河东隰川、平夷、温阳、孝义、汾州、介休、平遥一带秧歌中的所谓大套,就是一种长段的多场秧歌戏。温阳县的秧歌大套主要是《卖绒花》,《二姐算卦》,《夜探白壁关》,《崇胜寺出家》等。

廷芳、小玉、玲玉、玲芳、贵梅、亮哥六人沿街东看看,西望望,走走停停。在禁军兵寨南边,得胜楼、解场里一带又看了皮影、杂技,这才向秦王桥走来。

迎春院、万花楼外各种彩灯让游人眼花缭乱,丝竹歌声,打情骂俏之声,都融入带哨的爆竹声中。小巷里人头攒动,温阳城许多身着华丽服饰的公子哥儿都带着家丁、小厮穿梭簇拥其中,中堡今夜也派出许多武士在这里守卫。

廷芳、小玉、玲玉、玲芳、贵梅、亮哥六人向东直过秦王桥来,进入温阳白玉酒坊外的灯谜场地。

只见:

明月挂东山,彩灯排成行;

方灯圆灯长宫灯,都有灯谜写上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