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至二十二回(4 / 9)

里正和里胥送了两位少女,已是子末丑初。一家鸡鸣起,万家奏和声。里正对里胥说道:“新的日子又开始了,多年了,西曲镇的八月十三又晴了天,那南街的武有成老汉是该坐一回朝廷了。”

里胥道:“你说怪也不怪,前几天,一群小儿围着武有成老汉,边跳边唱‘武有成,武有成,八月十三坐朝廷。黑脸包公来下跪,你是君来他是臣。’武有成老汉拿拐杖撵上打孩子们,孩子们笑着跑远了,武有成老汉不追了,孩子们又在远处唱起来:‘武有成,武有成,八月十三坐朝廷……’。”里正道:“应该是老人家坐了,又坐不成,那是人们编出来,逗老汉的。不过,人常说‘众口烁金’这回成真的了。我们先回家,天亮后,再去通知老人,也让老人有个准备。”

西曲镇的街像一把角尺,从东上来,直拐向南,这街都是古大道。要只看大路又像丁字,那大路向西直通温阳县城,是通往大西北的官道,也是隋唐时长安通往太原府和河东各地的驿路。据说隋末,唐公李渊因流言“李子结实而得天下”,“扫净杨花落,天子季无头”引起文帝疑虑而坐立不安。后来,自请回太原,文帝准行,令李渊留守太原,节制西京,即日起程。唐公接旨,急忙收拾上路。一路轻车快马望太原进发。可谁知唐公李渊却一路心情沉闷,在途中竟生起病来,却好经过河东地面这西曲镇西边十几里的一个名叫温村的小镇。他们便在大路旁一家客店住了下来。店家见客人病了,告他们说:“这店后,石山下有池泉水,常年冒着热气,数九寒天也不结冰,人称温泉偃月池。这附近村里的人有不舒服的,一般是下水洗一洗就好,官人岂不去试试看?”当时,和李渊同行的是李渊的宗弟李道宗和他的大儿子李建成。李建成就扶父亲去那温泉里洗浴,洗后唐公果然觉得身清气爽,积怨全舒,顷刻之间病已见好。唐公甚感奇异,他由于激动脱口说道:“我李渊日后果真为帝,将谢此地,不敢忘也!”这时,那温村的店家过来,这店家隐隐约约只听到“将谢”二字,他也不知轻重,随便问客人道:“客官是说这温村要建县么?”唐公听了,先是一怔,然后,他略加思索,回答说道:“是啊,在这里建座县城多好!”有些事情就是出于巧合。当地方言,“谢”与“县”同音,这无意之中的对话,仿佛冥冥之中有造化的玄机,竟歪打正着,让这位唐公李渊有了“日后为帝,将建县以谢此地”的主意。后来,唐公果然太原起兵,作了皇帝,是为唐高祖。高祖皇帝登基后因战事未绝,烽火不息,早已将当年路过河东温村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