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轩辕黄帝率部落大军曾和强大的蚩尤部落军队大战于琢鹿之野。一日,蚩尤放出漫天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们顿时东西不辨,南北不分,顿时迷失了方向,一连三天根本无法作战。正在这万分危急之时,黄帝的丞相风后匆匆赶来,他向黄帝献上他刚刚制作成功的指南车,说这车可以给大军指明方向。黄帝大喜,亲自登上指南车,按照指南车指明的方向率大军向蚩尤军杀去。一场场的旷古厮杀在大雾弥漫的原野上和山谷中展开,战斗之激烈,就是连《九歌》之《国殇》中“……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所描写的场面也难以企及。经过多次惨烈的战斗,黄帝大军终于战胜了蚩尤部,杀死了蚩尤。可是,风后却也在这场战争中被蚩尤部杀死。风后死后,就被黄帝部落的人埋葬在黄河北岸的赵村东南。后人为了纪念风后辅佐黄帝的功劳,多次为他修复陵墓,将那里的地名也改名为“风后陵”。风后陵,高六尺余,周围约九丈。唐代圣历元年在那里置一城关,驻军守关,所以又有称风陵关者。实际上,那里的官名叫风陵津,南下的黄河之水从那里转向朝着东方流去。津即渡口,所以被后世人俗称为风陵渡。
包大人一行人马,来到渡口,早有风陵关守军安排好渡船。包大人让众卫士和所有马匹先渡过去,他才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登上一只大渡船。艄公喊起号子,将船向对岸划去。谁知,船到河心,刚才还风平浪静的黄河,骤然间起了波涛,一个浪头陡起丈余,以钱塘巨潮之势向渡船打来。这时,包大人和张龙正站在船头观赏黄河风景。张龙见有大浪袭来,立即转身想拉回包大人。谁知,大浪已劈头盖脑打了下来,情急之中,张龙将包大人猛推一把,包大人向后倒退了几步,早被在楼舱下站着的王朝、马汉扶住。这时,大浪已打在船头上。猛然间,那船尾一翘,船头一低,立身未稳的张龙随即落入黄河。接着,又是几个大浪涌起,渡船在大浪中一下跌入谷底,一下又升上峰顶。船上众人都难以站立,可那赵虎却一着站在船边注目寻找张龙,只见他一跃,飞鱼般跳入大浪之中。
原来,那张龙是旱龙一条,根本不识水性。他在黄河里挣扎,被黄河大浪卷起又抛下,抛下又卷起,一直向东去了。那赵虎见状,便一跃跳入黄河,向东急速游去。这是顺流追救落水者,在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的黄河里如果没有高超的水性,恐怕永远也追不上了。可这赵虎虽没背生双翅,却是一只能下得激流,斗得骇浪的猛虎。只见他双脚踏巨浪,飞快地从大浪里蹿出,箭一般向前飞去。嗖嗖嗖,就这样在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