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至十五回(6 / 11)

,当时已是五十九岁,是当朝有名的清天大老爷。

他是庐州合肥人氏,表字希仁,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天圣五年高中进士。包拯先后作过知县、知州等许多官职。宋仁宗嘉佑元年十二月后,他曾任开封府尹。

包大人在开封府任上,因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而闻名天下。当时,开封府一带地痞**横行,再加贵戚府、宦官家云集,穷苦善良之人往往没有好日子过。包拯上任后,不管他是谁,更不管他有多少钱,也不管他权有多大,只要他敢作奸犯科,该抓的一定要抓,该杀的一定要杀,只要他敢犯在开封府手中,他就一定逃不掉!包拯办案雷厉风行,只依大宋国法,绝不顾及其他。甚至连皇帝、太后的面子也不好使,被人称为“阎罗包老”,犯人要想打通他的关节,想逃避处罚简着是痴心妄想。几个月后,不只是地痞**对他害了怕,就连那些一直不把大宋律法放在眼里,认为“刑不上大夫,法不责权贵”的贵戚、宦官也都不得不夹起尾巴,小心起来。

后来,包拯离开开封府,在朝廷任御使中丞。可开封府许多棘手案件,还是常常请他帮忙。不过,公孙策先生病逝了,展昭又不愿呆在开封府,受那新任府尹的节制,辞去四品护卫官职,常常一人游侠在外,人不知其踪迹。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见南侠去了,也都不愿在开封府呆下去,通过花银子使劲,他们请新的开封府尹找机会奏知了皇上,仁宗皇上便将他们四人赐给包拯继续作帮手。所以,他四人至今还是一直跟着包大人。

包大人今天在金殿被封为钦差大臣,拿着御赐尚方宝剑回到御史府中,他立即传令王朝、马汉等人准备起来。

考虑到皇上的异梦,包拯非常相信温阳县禁军副知寨王进的那份奏章,他认定张四姐造反一定是被赃官所逼。“上天既然托梦于天子,必有星宿涉冤,需要我包拯伸出援手。”想到这里,他已等不到自己去了温阳县。他怕夜长梦多,万一石州府杀人灭口,他便违了上天旨意。

包大人立即以钦差的身份写了一封公文,并派出快马带着他那份公文星夜赶赴石州府,要那贺知府立即释放并亲自护送王进、郝宝二人回温阳县来。

且说那驾驭快马的差人,名叫高仪,河中府人,三十多岁,生得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为人旷达、开朗。他是御史府包大人手下的一个骑马高手,可以日走千里,夜走八百。那高仪,常以“京差”的身份,腰中挂口宝剑,胯下骑匹快马为包大人办事。所以,人们叫他”“高京差”或者“京差高大人”,他也都乐于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