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的……
于是,许多明智之人都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村子里要出大事了。
大人们装着满腹的猜测和疑虑,小孩子们带着一脑门子的兴奋和好奇,一村子老老少少上千号人,一袋烟的工夫便聚拢了过来,密密麻麻簇拥在偌大的场地上,人挤着人,人挨着人,看上去像是凝成了一个团。
此时的他们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只有彼此间靠得更近一些,挤得更紧一些,才有气力站直了。
老族长龙魁一是最后一个到场的,准确地说,他是跟村里两个壮汉一起来的,因为他病得厉害,只得左膀右臂有人搀着,才能勉强挪动步履。
他站到了场地的最前面,甩动了几下胳膊,示意两边的人松开手。
两个壮汉缓缓松了手,人却没有离开,越发往里靠了靠,俨然成了两根支柱,把老族长夹紧了,免得他腿下一软,栽倒下去。
十几个兵肩背长枪,满脸煞气,一字排开,站在后面,簇拥着一个身穿深蓝马褂,头戴黑毡礼貌的中年胖子。
中年胖子拄着一根油亮的乌木手杖,猛劲朝着地上戳了三下,直戳得满村子的人都脚下打颤。
紧关场地上一片肃静,鸦雀无声,他还是一连喊了几声:“大伙安静……大伙安静……”
然后清了清嗓子,先是自我介绍,他说自己是县宪兵队队长的副手,姓袁名庆达,袁是袁世凯的袁,庆是庆功的庆,达是飞黄腾达的达。
说到这儿,大概是期望有掌声,见没有丝毫反应,脸上便浮出了愠怒之色,再次重重地戳点了三下手杖。
这次有了掌声,只是太稀落,只有身后那几个兵在卖力拍着手掌。
这多多少少也给袁副手打了一个圆场。
接下来,他宣布了一个令一村人都深感意外的消息:从今以后,李家洼村不再是家族自制,而是有了自己的行政长官,称之谓“保长”——他就是常年在外贩卖兽皮的黄二狗。
一村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面面相觑,唏嘘不已。
不等大伙反应过来,黄二狗便从那些兵后面跳了出来。
看上去他也算是衣锦还乡,一身藏蓝衣衫,脚蹬胶底深黑布鞋,阔口处露出了干净的白棉袜子,连头发也像是刚刚被牛舔过了一般,一绺一绺,泛着刺眼的光亮。
他咧着嘴,龇着牙,难以掩饰被“提拔重用”之喜悦,连嘴角的涎液都流了出来。
黄二狗站稳后,竟然还人模狗样的行了一个拱手礼,然后高昂着头,冷下脸,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