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逼,大宋江山岌岌可危,禧宗懦弱昏庸,朝政为奸相韩侂胄把持,开禧二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开禧北伐,当时朝中分为两派,一派是坚决反对北伐,主和固守不战。另一派则是以韩侂胄为代表的主战派。两派为战和守争得异常激烈,一时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主战主守势均力敌,皇帝也是决断不下。但韩侂胄力主北伐,此次北伐宋军大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集结成联盟。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一。开禧三年,史弥远等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与杨皇后勾结,大权独揽。1208年,签订《嘉定和议》。将原来宋军两国的兄弟关系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
此时朝中有名将领名叫胡大为,此人学识广博,胸怀三韬五略,才智过人,但主要是心系大宋河山及大宋子民安危,是个忠心耿直之人,曾效命于丞相史弥远麾下,屡次带兵和金人交战,他智计百出,待士兵甚厚,因此每次出战每获得胜利,故而累功至五品头衔。他曾多次向史进言献策,必有过人见识,史弥远忌贤妒能,要么对胡大为所献之计置之不理,即便偶有采用,便屡屡收到奇效,每收奇效之后,史弥远便扬言为己之计谋,将所有功劳占有己有,以便向皇上皇后邀功。胡大为得知也不以为意,寻思只要对大宋江山有利,能收复失地河山,拯救大宋子民于水火,是何人之功又有何重要,又何必为一己之得失斤斤计较呢?胡大为胸襟开阔,一心为国为民,但史弥远却攻于心计,只为功名利禄个人荣辱着想,胡大为虽只是个他帐下的五品武官,却常常不耻史的为人。但鉴于史弥远始终是自己的上司,又不得不听命于他。
韩侂胄被杀后,史弥远便商议与金人签订《嘉定协议》,但协议中所列条款于大宋大大不利,尽是丧权辱国的条款,胡大为得知后,便不顾职位低微,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拼死力谏,在军中当着众多文臣武将与史弥远舌辩,他辩才滔滔,条分缕析,力陈利弊,将协议中不平等之处分析得入情入理,令在场之人听得耸然动容,原来支持史弥远的文臣武将也都认为他说得颇为有理,慢慢偏向了他这一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史弥远身居高位,被胡大为这一辩谏,自觉颜面无存,便捏了个以下犯上之罪,重责了他八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他内功深厚,这八十军棍对寻常人来说,不死也得修养个一年半载方能复原,但他只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