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交集,喜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还活着,悲的是他竟为伯颜所养,认贼作父。她只觉脑里一片混乱。惊愕、内疚、后怕交织于内心,她的心象是要被撕碎了。她出了帅府,一口气奔跑了十余里,到了郊外,在雨中,她肆无忌惮地放声痛哭,她哭一阵后,又大笑一阵,就这样哭一阵笑一阵,在雨中,她大声叫道:“大哥,大哥,你知道吗,咱们的丹儿还活着,已经长成个半大小子啦,哈哈,哈哈,可你又知道吗,他竟成了伯颜寻蒙古狗的儿子,竟成了我们大仇人的儿子,他竟然替那狗贼挡了我一箭,竟舍身救那狗贼的性命,令我大仇难报,呜呜,呜呜,你还知道吗,我……我竟几次三番差点将他置于死地,我差点亲手杀了我们的丹儿,呜呜,呜呜,就在刚才,我差点,就差那么一点,大哥,大哥,莫不是你阴灵暗中保佑吗,大哥,大哥,呜呜,”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大雨渐渐停顿下来,天色已微显曙光,缪红玉才稳定了情绪,施展轻身功夫回到元帅府。
伯丹对缪红玉欲刺杀自己一事浑然无知。此后,缪红玉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安心在元帅府中做着杂活。她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刺杀伯颜报仇之事姑且摆在一边,自己要想办法将一身武艺传授于儿子,绝不能让缪氏武学失传。
这一日,蒙古左丞相兼兵马大元帅伯颜府邸的书房内,一个五十余岁的汉人儒生正在摇头晃脑教两个少年读书。这两个少年正是伯丹和伯英。那蒙古汗忽必烈和伯颜都深羡汉人文化,是以大力倡导蒙古人学习汉语汉话。伯颜还特地从南方重金聘请了先生到上都专门教授伯丹两兄姝。对汉学有不明之处,也常常向这位先生请教,此所谓“不耻于下问”。
哪聘来的先生本是河南名儒,在当地声名颇著,名叫周子诚。此时河南已为蒙古属地。伯颜因闻周子诚大名,当下备下重金,命人到周子诚家中礼聘,半是胁迫半是威吓将周子诚携至上都。周子诚身为汉人,内心对蒙古侵占大宋江山仍为痛恨。他心系大宋,自不甘为蒙古奴仆私役,无奈他一介寒士,不得不念及家中老小十几口性命,所以只得屈从,随伯颜来到上都。
伯颜敬他学识渊博,对他颇为尊重,格外礼待,来了大约一年左右,周子诚的心才慢慢安定下来。这时他到上都已经三年有余,专门教授伯丹二兄妹汉学经典《四书五经》,伯丹二兄妹经他几年的**,对《四书五经》已初窥门径,四书却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却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天中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