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枫笑了笑,道:“老人家太抬举在下了。”
李枫转头,对太史慈道:“子义今后有何打算?”
太史慈道:“有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有书来唤,不敢不去。”
李枫摇了摇头,道:“刘繇无能之辈,子义此去必不为所用,此明珠暗投也。我知子义世之虎将,今天下大乱,社稷危矣。子义可愿虽我一同平定天下,解救苍生,建功立业,上报朝庭,下安百姓,传青史留名。不知子义意下如何?”
太史慈听了真在犹豫,慈母喝道:“我儿糊涂,此事还有什么可考虑的。李太守之言甚是,大丈夫处世当以天下黎民为重。李太守仁义四海闻名,天下皆知,你能跟着李太守,我也就安心了。”
太史慈听到母亲如此说,当下不再犹豫,拜道:“太史慈见过主公。”
李枫大喜,扶起太史慈。孙策在一旁贺道:“贺喜叔父又得一虎将。”
当夜,李枫命人安顿好慈母,太史慈留在军中为将。
李枫命人带上管亥,问道:“你愿降否?”
管亥已经知道上面的是李枫,乃拜道:“我虽然是黄巾之人,但也闻李太守之名。我愿降。”
李枫大喜,亲自解其绳索,扶起管亥。
管亥道:“这处周边黄巾都归我管,如果主公放心,让管亥归去招之来降。”
李枫笑道:“好,你去便是。”
孙策劝道:“此人此去恐不归矣。”
李枫看了眼管亥的背影,道:“我以仁义待人,人必不负我也。”
第二日清晨,管亥引一万黄巾军来降,李枫听了出三里以迎。李枫拍着管亥的背,道:“管将军果不负我。”
事毕,李枫仍以太史慈,孙策为先锋,自领中军,管亥引本部军马为后应,往徐州进发,孔融引一军和糜竺紧随其后。
到了徐州,李枫令人依山扎营。随后孔融也到了,李枫接入营中,与孔融商议道:“今援兵已到,我先命太史慈,孙策引一军送糜先生入城通知陶徐州。昔日,我曾与曹孟德一起杀贼,有些交情。我这里先写封信劝解一下,如果不行,我们再开战不迟。”
孔融道:“正该如此。”
于是,太史慈与孙策引前部兵马带着糜竺杀想东门,刚来到曹兵寨边,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勒马大声道:“何处狂徒!想往那里去!”太史慈也不答话,挺枪直取于禁,战了数合,孙策怕敌军有援,麾兵大进,夹攻于禁,于禁哪里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