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乌忽尔也不会要求他们助拳。
得知朱四郞等人此行是来找台吉的,乌忽尔很,他告诉图赖,台吉等人与太师阿鲁台一起北上了。现在北上的路不太平,明朝的军队挡在眼前。
图赖表示,即使明朝的大军挡在眼前,他们还是要去找台吉,不能北上,那就绕道往西,然后在北上。
乌忽尔只能祝他们好运。随即,朱四郞等人离去。
德古林已经几次往返兴和所了,上一次,他攻破了那里,后来得到太师的命令,撤回了。再后来,太师又命令他去攻击大明的军堡,于是他又带着人来到了兴和所,而且准备自兴和而下,去攻打长城上的关隘德胜堡,可惜的是,当他们再次攻破兴和所之后,明朝的军队并没有来攻击他们,反而表现的象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半个月之后。德古林在兴和所也坐不住了,而此时,恰好又收到了太师发来的命令,让他去袭扰明朝粮道。
永乐帝北征每两三日便筑一大营,送粮草的队伍一直以大营军堡为脉,一点一点往西北推进,哪怕是出了长城,后勤大军依然是稳扎稳打,从没有少于一万人去运粮,遇到袭扰,队伍则停下来,大车围结成幛,辅以弓箭手和长枪兵,蒙古勇士根本靠进不了。
德古林不敢轻易冒险,直到他如此到太师的命令,太师不要求往西北退,而是要求他往东而去,与三卫合兵一处,希望他能继续骚扰明朝的大军,缓和一下明朝追赶的步伐,至少让这个鞑靼的太师能喘口气,能有那么一个台阶下。
于是德古林带兵东进,与三卫合兵一处,七月时,德古林的三千多人已经离了兴和所,八月,德古林与乌鲁克贴木儿的军队汇合,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太师阿鲁台已经跑到了捕鱼儿海以北。在太师身后,明朝的皇帝一直紧紧的跟着。太师已经传了消息给他,这次没让他去主动攻击明朝的军队,而是要他和三卫一起过兴安岭往东,避避风头。
德古林有点小气忿,蒙古的勇士怎么能一箭不射就退了四五千里。这份报怨他只能放在心里,德古林知道阿鲁台居然未经一战便逃之杳杳,这让他在三卫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几日之前,当兀良哈的乌忽尔请他一起去袭扰明朝军队时,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积极的很。
德古林的人看到了图赖等人被带进了乌忽尔的营帐,然后又被送走了,德古林没有在意。他相信乌忽尔,这些南人不可能是明朝的奸细。然尔,他的某个手下跟他说,那些人似乎有些眼熟,好象在哪里见过。
德古林是个合格的军将,这里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