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让他生厌的胖子,太子朱高炽。
朱棣的勇武,生出如他一般健硕勇猛的朱高煦,也生出英俊风流的朱高燧,但也有个又胖又跛的朱高炽。
那个胖子如现在眼前的这个胖子一样,走路要人扶,当年守北京城,那胖子还能上城墙射敌,如今连弓都开不得了。
“父皇。”一边的汉王朱高煦突然趴出一步。
“你。退下。勿多言。”汉王的心思朱棣知道。军中将领多与汉王朱高煦交好,特别是这些二代将领。
朱高煦被朱棣这一句喝斥吓的退了回去。
如今君前诸臣工将领都知道,皇上这次是真的怒了。
看着趴在地上几个人,大家头都低了下来,不敢再出头了,只等着皇上这气自己过去。
“张信。”朱棣突然又喝了另一人的名字。
“臣在。”趴在地上的一个人被朱棣这声断喝吓了一跳,随即也开始发抖。
“风寒是吧,伤了身是吧,也罢,也罢。”朱棣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交了差事吧。”
“都交了差事吧。回吧,回京师,滚。朕不想见到你等。”朱棣猛的拍了一下桌案。
案下趴跪的几人连连磕头。
“皇上。”此时边上有几位将领站了出来,而且直接就上前两步,跪到了朱棣跟着,不是一人,而是六七人。
跪下的都是此次北征各个军营的指挥,身份都不低。
打头的是英国公张辅,后面是安远候柳升,开安侯郑侯,阳武侯薛禄,成山侯王荣,宁阳侯陈懋,左都督朱荣,永顺伯薛斌,参顺伯吴克忠。
“皇上,大军出关未战,统兵大将不可轻换。”
“要这等酒囊饭袋有何用。”
“皇上,皇上,还请留用,以容罪臣待罪立功。”张信大声的叫到。
孙亨是位战将,靖难时便是千户,他的地位是打仗打出来的。
靖难之后,孙亨父亲孙岩封应城伯,实领河南指挥使,孙亨是其父亲副手。永乐初年,武将气盛势力远在文臣之上,孙岩父子可算是河南的土阎王。
镇河南十多年之后,孙氏父子可算是享福了,永乐十六(1418)年,孙岩过世,孙亨承其爵。
当上了伯爵之后,孙亨开始享受人生,一发而不可收拾,从百几十斤的精壮汉子,变成了一个三百多斤的肥猪。
张信这人也不一般,此人原来被朱棣称为“恩张”,可见宠信之深。
张信,建文帝时被调北平都司,他是带了密诏去北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