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所说的问道。”
“见太易,为亿万天道之始,置身无垠虚无,一念落,万物生。”
他随即补充道:“所谓仙人五景,也是求仙问道到极致的阶段划分。”
黄父话锋一转:“最初至人窥破天道,得以突破婆娑世界,后天道被古仙补缺,求仙问道就越来越难……如今很难诞生仙人,也有这个缘故。”
吴奇懂了。
这相当于打了天道补丁,让后来修士难以利用漏洞求仙问道。
有点讽刺的是,古仙补天,却是为了让后来者无法登仙……
“其实并非是按部就班地一层层修行,与修行悟道本身有关。”
“此前就有修士一夕悟道,一念成佛,直接跨过仙人前三景,化身至人,只是其中机缘福祉,却是外人难以描述与理解了。”
“求仙问道,一景一世界,便是这样一个过程。问道之人,即为仙人。”
吴奇又问:“我听闻「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知圣人与神人又如何来算?”
“这段话源自三教古时论道,为圣人庄子所说。”
黄天语气平和:“至人为求仙问道最高目标,这毋庸置疑,其次神人却是指的神祇正神,圣人却是诸子百家的说法。这句话原本是论道,可后世却将其引申为境界差异。”
“古言今论大抵如此。”
他稍作停顿,便说:“神人神位因脱胎自天道,能到的极限是天仙,在神枢之中,更是如鱼得水。”
“圣人是指的知行完备,有大善之人,算起来,圣人能到的极限亦为天仙,只是没有神枢,斗法上略逊神人一筹。但圣人优势在于可一朝顿悟,以文光显达于世,神人却需要漫长时间锤炼修行,而且会有任期,若是丢了神位,也就神威不再。”
“按照这三者实力说的话,也不算错。”
“只是这段话本不是讲修为与境界,如今却是扭曲了真意,实在是舍本求末。”
黄天叹了口气:“世人只想求仙得长生,大多都在修行路上忘了问道。或许是这条路过于艰辛,让众多道心坚韧之辈也望而生叹,倒是长生更加实际,惹人遐想。”
吴奇一一记下,又问:“前辈,那虚空藏菩萨乃是佛门菩萨,距离成佛仅有一步之遥,也要放弃灵山之路么?”
黄天不答,却说:“你可知,世间多少佛?”
吴奇想了想:“树上说的最多的是过去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这四尊,但许多杂记上所叙,言灵山佛数如沙,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