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匹兹堡和费城之间有河流连同,到时候用船运输的话,就不知道价钱有多低了。”康柏意味深长的看着查尔斯。
“用船?可是两地之间没有相同的河流呀,你不会是……”查尔斯本来想说,你不会是想钱想疯了,想从大西洋绕一圈运进来吧。
他当然知道用船的好处,造一条普通船的花费,并不比买几匹马的钱来得高。但运输量就比几匹马拉的多很多,最关键的是,马匹每天都要额外的花费,船只却不用吃不用喝,稍微修修就可以用好几年。可惜那也得有海,最起码得有条河才行。
至于从费城到匹兹堡的河流,他根本没想过。水路交通,在十九世纪的铁路时代到来之前,几乎是经济活动拓展的唯一可行路线,早期北美殖民者对此有高度自觉的认识。他们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殖民地之后,就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通往内陆的水运航道。但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在东部制造了一个漫长的“瀑布线”,所有通往内陆的河流,无一例外在这里要撞上一个落差激烈、怪石嶙峋的瀑布区。除非开凿运河、建设水闸来越过这个瀑布区,否则,内陆的大开发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没有河,我们不会修吗?匹兹堡和费城之间,已经有了好几条小河流,只要修很短的几段水坝,就可以把他们连接起来了。修建完成后,同样只要很少的修缮费用,就可以用上几百年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多联络几个费城的富豪组成运河公司,负责初期投入的那一笔资金。不但今后匹兹堡的煤可以运出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政治成果,修建运河的人还可以每年收取大量的通行费用。”康柏说出了最后的答案。
运河运作起来的关键,其实还是动力,中国古代的运河,作用非常大,但根本没法和现代社会中起的作用相比,因为当时每年花在运输上的费用非常高昂,除了风力,在很多情况下,主要靠的是人力。现在修建运河,其实还不能多大的发挥它的效果,不过既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蒸汽机,按照康柏的想法,把蒸汽机搬上船造艘明轮船,也就是多试验几次的事情,技术困难并不比修建运河本身大。有了明轮船,再加上匹兹堡丰富的煤炭,运输上就方便很多了。
他本来准备让宾夕法尼亚议会来负责修建这条运河,但想到可能会遇到的官僚问题,再加上宾夕法尼亚议会也不大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一大笔钱来,所以最终他还是决定把建筑权交给费城的富豪。这样不但可以结交好费城的富豪权贵,为自己以后在费城的行动铺路,还能提高不少效率。
“修建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