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像王敬久、冯圣法、王耀武、李觉、方日英、王铁汉等等,可以说是名将如云,再加上几十万军队,大片的土地,这些都是委座绝对损失不起的。
顾祝同报上來他要在金华兰溪之间和鬼子第十三军决战,委座专门叫了个作战参谋來给他讲解地图,听完了报告,又看完了地图,委座一拍桌子,“墨三糊涂,金华兰溪之间是山谷的东边入口,衢州是西边出口,在进口处与敌决战,极易被日军围拢到金华兰溪之间,寻机各个击破,只有在衢州这个出口处和日军决战,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改,必须要改,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顾默三犯错误,看着他把几十万党国的优秀士兵葬送了而不说话,决战要改在衢州。”
委座一句话,会战地点改到衢州了。
本來这也沒啥,在金华决战和在衢州决战差别不是太大,只要是下了决心和日军死磕,我军的胜面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毕竟这是在中国打仗,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全占,并且我第三战区的部队数量比日军要多的多,能打仗的名将同样不少,只要全军上下一条心,再取得一次像第三次长沙会战那样的大胜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这件事坏事坏在了美国人身上,委座要打浙赣会战,当然要问问美国方面的意见,结果罗斯福总统告诉委员长:浙赣会战就算打胜了,也沒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反而会消耗掉中国抗战的有生力量,这场仗不打最好。
美国人是指望中国能一直牵制着日军,让中日两国一直打下去,直到美国人缓过气來,积攒够了实力,能够一举击败日军了,到那时候他们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闪亮出现,打败侵略者,解救全世界,让世界人民都膜拜在美利坚合众国的脚下,美国人不希望中国人和日军决战,那样会降低中国军队抗战的资本,也会缩短中国人抗战的时间。
罗斯福给委员长算了一笔账,日军有上百万军队,发动浙赣会战的第十一军充其量也不到十万人,就算你打败了这十万人,能把他们都打死吗,不能吧,能打死四五万人就顶天了,可你的第三战区都是什么部队,七十四军,二十六军,都是国军抗战的支柱部队,要是只为歼灭几万日军,就把这些精锐部队都给打残了,无论对于国民政府來说,还是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來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罗斯福这番话彻底打动了委员长,委座最害怕的就是手头实力损失过大,最操心的就是他的五大主力,尤其是七十四军,这个以打起仗來就不要命而著称的部队,每次打完仗,委座都会比王耀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