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危险时期(2 / 4)

星际强兵 闪烁 3151 字 2021-06-06

屹的目的是拯救所有人,至少以此为根本目的,不存在其他可行的手段。至于杨屹亲自寻找的另外一种办法,因为没有占用太多资源,所以对逃亡行动产生的影响极为有限。

正是如此,玉洪兴才提出了这套方案。

只是,问题同样突出。

因为无法在逃亡开始之前完成改造工作,所以玉洪兴提出,对行星的改造工作安排在逃亡开始之后,在此之前只需要完成前期准备,比如在行星上设置为改造服务的工业体系,建造基于原能,能够在改造完成之前为行星上的所有居民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生态系统。

此外,还需要在部分行星上囤积改造中不可缺少,而且本星球上没有的资源。

虽然这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但是跟改造行星相比,前期的这点投入就不值一提了。别说是极境族,即便是人类联邦也能在大约十年之内,在满足自身需要的五千颗行星上完成改造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是极境族,最多只需要二十年就能在五万颗行星上完成准备工作。

显然,相对于建造逃亡飞船,改造行星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付出少了许多。

虽然这只是前期准备,不等于后期改造,而且改造的工程量依然十分惊人,但是按照玉洪兴的方案,改造将在逃亡开始后进行,而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没任何人会对浩大的改造工程提出质疑。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本民族,或者其他文明,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的参与改造工作。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各个文明,以及各文明的众多个体对逃亡的态度。

毫无疑问,这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玉家否决了建造逃亡飞船的方案就与此有直接关系。

就算玉家上下,以及康盛女王等极境族的当权者对杨屹坚信不移,也未必能够说服其他人相信杨屹的预言。至于玉洪兴等科学家发现的那些征兆,最多只是征兆,并不能以此证明灾难即将发生。

显然,这个问题在改造行星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依然存在。

说白了,只是在至少五万颗行星上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提前储备足够多的物资就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在和平时期,有充足的时间,问题还不是很大,毕竟极境族与人类联邦都有强大的工业生产力,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工业产品,资源也不算太少。问题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哪怕在战争结束之后也要进行战后重建,而在这个时候抽调有限的资源与工业生产力去做跟战后重建没有关系的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