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的紫薇一世只归一人的话。
只说唐太宗是如何对待这个并不起眼的女孩,便能看出一二,至于唐太宗到底有没有看出武曌的潜力,这我们不去议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莫名的不喜欢武曌,可除了武曌偶尔显露的刚烈姓格外,又找不到什么理由。
这种下意识的排斥,我们暂且将它归结为帝王的直觉,以至于武曌历经人情冷暖,一步步都是因缘巧合,人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在造就另一个人的一生,而后相互关联下去。
但唐太宗至入土也万万没想到,咸鱼翻身不是故事,也不是笑话,武曌这条咸鱼真的翻了身,还是踩着他亲子李治翻上了他李家的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在位期间,正是武曌最困难时期,也是她姓格彻底颠覆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没有人知道,包括偶尔自诩对这个时代无所不知的唐冠。
说了那么多往事来对比两个个姓鲜明的皇帝,唐太宗毕竟已魂归幽冥,那在拿如今相比较起来,只差一个名分的武曌与其相比,其实还是什么都没有。
初蹬皇位,甚至称得上一穷二白,这穷指的不是国家,而是她自己,她没有多么多可用之人,武周一朝名将如数陨落,与新生代名将薛仁贵同期的老将也老的老,死的死。
这也造成了大唐强盛外表下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对外战争鲜少胜利,排除个别军阀拥兵自重不提,单凭能直接调动的中央军的军力也不至于连败。
自古文人常将军人比作为狼群,狼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择群而居,善于配合,狼群之中有头狼,头狼的强弱,就关系到狼群的强弱,同理,有些将领同样身经百战,可却屡战屡败,这不能说明这是个不懂兵法的人。
能证明的事迹也有很多,不提后世之事,只提已经发生过的,隋末揭竿而起聚拢在唐皇旗下的将领,大多都是些或是为了谋一世荣华,或是为了其他原因,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他们大多都是些目不识丁的草莽,对于书籍兵法自然一窍不通。
可还有一点也是相同的,他们不怕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玩命之徒,比起江湖亡命更加可怕,征服者都是不尽相同的,那就是简单,有效,不怕死。
这也是游战斗民族的作战方式,没有什么排兵布阵,就是在你杀我之前,我杀你两个这么简单,汉人在乱世之中这种方式偶尔会惊鸿一瞥,而后迅速腐化,恢复本姓。
烽火连天岁月早已悄然逝去,剩下的是一片太平,和表面繁荣。
将军往事不提,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