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这个时代华夏最为富庶的州府,穷奢极欲统治二十多年。
钱惟昱的出现,把孙承佑的地盘从浙北和苏州,赶到了浙南的穷乡僻壤。不过或许是为了补偿小舅子;又或许是钱弘俶想在自己独子钱惟濬生出来后、但是还未成年的时候,尽快引入一些绝对忠于自己儿子的外戚势力,所以孙承佑就镇的这两年,钱弘俶在“中央财政转移补贴”上面可是一点都没亏待孙承佑。
左手边钱惟昱把中吴军的大笔官营买卖的抽水恭恭敬敬进贡给钱弘俶,右手边钱弘俶就会分出一小半补贴自己的小舅子,以在浙南地区安民理政、发展生产、修通官道、扩建军备。
许是不差钱吧,孙承佑也是如同历史惯性那般一贯的豪奢——当然了,历史上做外戚的,手握兵权的,哪怕是为了自污其名,奢侈贪财也是必须的。
从汉武帝时候外戚窦婴、田蚡两代的差异化下场对比开始,后世的外戚大多学会了一个真理:
如窦婴那种每日殚精竭虑治国,自己却没啥享受爱好的人,实在是不讨喜——如今天下太平,皇上圣明,要你一个外戚每天如此这般算无遗策,连万一皇上遭遇了如何如何的变故,你都要如何如何应对都想的那么明白,你想干嘛?
如田蚡那样每天吃吃喝喝,穷奢极欲,贪财受贿,虽然也会被皇帝斥责。但是他之所以享受,那不正是因为皇上圣明,天下井井有条,所以外戚无所事事么?
孙承佑不能不做事,毕竟握着浙南四州两年,也要逐步掌握军心,以他少年锐气,做事还是要做的,不过求田问舍的贪财豪奢也是要贪的。比如大王经常会赏赐他一块块重达数十斤的生龙脑——这等香料,寻常富贵人家那也是掰一小块一小块地磨粉,然后慢慢用,细细地掺在香炉里和别的廉价香料混着烧——不过到了孙承佑手上,动辄几十斤的生龙脑便连香炉都不用,直接丢进炉灶里当柴烧着取香气。(史实)
当然,这些豪奢举动,依然如同历史的惯性那样扮演,另一些豪奢的举动,随着历史的改变,已经再也没有机会上演了,不得不说是人类历史的憾事。
比如,如果我们假设钱惟昱没有出现,历史的轨迹按照原本的方向充分自然发展,再过二十年,孙承佑会干出一些让全中国富豪都瞠目结舌的穷奢极欲举动。
二十年后,原本该是钱弘俶纳土归宋、投降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了。孙承佑在那个历史时间点自然也是要跟着投降的。后来,孙承佑被赵光义带着随军参加了北伐辽国的高粱河之战,那一战,还有许多著名的豪奢刮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