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通胀阴影(1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290 字 2021-06-06

?

蒋洁茹触摸着那台被扛出去的时候还是普通三锭踏板纺车、个把时辰后拿回来已经变成了五锭曲柄踏轮纺车的神奇机器。木质还很新鲜,带着一些需要避开的毛刺,连清漆都还没上。不过,简陋质朴的质地却透出一股新时代的强大气息。仅仅坐上去试着纺了一会儿,蒋洁茹便评估出了这个新纺机的效率提升倍数。

“唉,此物居然连原本三倍的生产效率都不到,只能是暂且凑合着用好了——这种新式纺车也没啥好保密的,日后若是有官府匠作营批量产出,随意发卖给百姓使用便是。”

蒋洁茹还在惊叹自家夫君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时候,钱惟昱却爆出这么一番着实要让天下工匠惭愧而死的装逼言语——提升到原来两倍半生产效率的纺机,居然说“只能凑合着用”?这要是不凑合,该有多逆天才行?

原来,就在刚才指导工匠干活改造纺机的时候,钱惟昱心中又着实盘算了许多方案。他知道后世的多锭纺车要想再增加并列纱锭数,主要是需要把横置纱锭的结构改成纵列纱锭。就如同后世棉纺厂看到的那种样子。而珍妮机最初出现的时候有八个纱锭、后来利用纵列纱锭结构的易扩展性,很快增加到了三十二锭。

从横置纱锭到纵列纱锭,主要技术难度不过是需要一个传动换向的机构。一想到传动换向,钱惟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今在湖州钱监开工的那批水力轧币机——利用纵横两套齿辊交错的多轮机构,就可以实现这种换向。只不过,那种傻大粗黑的东西用在金属轧锻机械上还好说,要是用在妇人纺纱织布的秀气机器上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传动效率不高不说,还速度不稳定,用来纺纱肯定会拉断纱线。

钱惟昱自问这个传动机构不是啥难题,或许给工匠们指一条明路,努力几个月也就弄出来了。解决传动系统之后,制约纺纱机锭数的瓶颈,便只是驱动转轮的力量了——历史上珍妮机开始只有八锭,那是因为人力用蹬自行车的姿势驱动纺轮的情况下,只能踩动带八个锭纺锤的纺车。

纱锭再多,人就踩不动了;用手搓木条的方式进行捻线并条的操作也会因为滚条下面通过的纱线太多太快儿力不从心。后来三十二锭乃至更多锭的珍妮机,无一不是靠蒸汽机来驱动转动纺轮和并条捻线用的捻辊的。

钱惟昱搞不出蒸汽机,目前就只有想办法实验水车转轮的纺纱机了。水车转速慢,除了传动机构之外,还需要一些变速结构——这些,都得交给沈默带几个军器监的巧手匠人想办法。

蒋洁茹见钱惟昱不满意,原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