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若是伯父也有此猜疑,小侄在此番送大王使者来的船队中,也有得用之人,可招来一问便知。”
在杭州城里有自己的眼线,显然不是一个节度使该做的事情。但是此刻堂上只有钱惟昱和钱仁俊二人,这种出某之口、入君之耳的话,也算是一种互相取信的投名状了。钱仁俊愣了一下,便反应了过来,算是默许了钱惟昱的看法。
钱惟昱招过堂外一个侍卫,吩咐了一句。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一个蒋氏商会的船主便被叫来了——钱弘俶来广州宣读移镇敕命的使者,正是座这个船主的船来的。如今东海之上的商船,十有**都是钱惟昱的势力,要想绕过,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人蒋友柏,拜见二位节帅。”
钱惟昱看了一眼钱仁俊,随后单刀直入问蒋友柏:“杭州近日可有大事发生么——莫非王妃娘娘有喜了么。”
蒋友柏抬眼露出一副骇然的表情:“殿下已经知道了么?啊——定然是殿下另有飞鸽快船,这才……”
“猜的,你可以下去了。”
蒋友柏只说了一句话,就被打发下去了。然后钱惟昱重新转向钱仁俊,直视对方的瞳仁,说道:“伯父,王叔此举,小侄身为晚辈,不该评论。只是这吴朝逆贼割裂华夏,实在罪不容诛,移镇事小,剿灭吴贼事大。小侄毕生不敢忘先父教诲——一族之兴衰,于天下之兴亡而言,不过过眼烟云;一脉之兴衰,于一族之兴衰不过过眼烟云。还望伯父与我通力合作,先以大事为先。”
钱惟昱的父王钱弘佐当年义释钱仁俊莫须有的谋反之罪,而且在自己重病的情况下依然送钱惟昱去南唐做人质,不计较自己一脉的传承得失,处处以吴越国运为重。所以如今钱惟昱说出这番话来,立场是很站得正的,钱仁俊也一样心有戚戚焉。
“忠献王圣德,毕生不敢忘。昱儿说得对,一族之兴衰,怎么与华夏之全土相提并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