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珣大为意动,正想投降,看了一眼潘崇彻,潘崇彻却还不肯表态,吴珣一直尊重潘崇彻的威望,便也低头不语。只听潘崇彻朗然说道:“刘晟刘鋹无道,但老夫昔年受高祖厚恩,由高祖从军中小校一直提拔为都指挥使,士为知己者死,虽然高祖皇帝子孙不肖,老夫却不能悖逆。”
“如此,老将军更该迷途知返,归降我吴越。本王虽非穷兵黩武嗜杀之人,也知道华夏金瓯无缺乃是匹夫有责之事。刘岩在位时,南越吴贼割裂华夏,自居外藩,刘氏不能禁。今日老将军若是归降,为我吴越讨伐逆贼之前驱,岂不是也算为刘氏赎罪了么。”
“殿下灭汉之后,要对吴贼用兵?”潘崇彻略显浑浊的双目,似乎一下子清晰了一些,炯炯盯着钱惟昱。他口中的吴贼,便是越南的吴朝,如今这个时候,越南**还不到二十年,凡是汉人,对于交州的自甘蛮夷,都还是非常愤慨的。
“那是自然,本王编纂《汉和字典》,推行天下文教,便是为归化蛮夷,原本是蛮夷禽兽之辈的,本王都要使之归化。吴贼这般自甘使华夏入蛮夷的倒行逆施之辈,本王又怎能放过——若是放过了,百年之后,本王如何克当‘亚圣孔孟’之贤名。”
这一刻,潘崇彻基本上和柴荣、赵匡胤一样,误以为钱惟昱的毕生愿望,便是以一个宣化天下文教之功的圣人姿态永垂史册了。顶了一下心神,潘崇彻郑重一拜,说道:“末将潘崇彻愿降。”
……
收服了潘崇彻和吴珣,南汉的军事力量基本上也瓦解完了。从东莞县到兴王府之间,再也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基本上是朝发夕至,吴越大军便到了兴王府城外。到了地头一看,才知道情况比钱惟昱预想的更好——兴王府的城防军,也在吴越大军的武力威慑与潘崇彻的招降下,直接选择了投降。
钱惟昱进得城去抓住俘虏问了,才知道原来刘鋹已经提前一天收拾皇宫和内帑的金银细软跑了,准备往西从邕江上船、溯流逃去邕州了。据说到了邕州之后,还会继续看情况决定下一步的行止:如果吴越军暂时没有一路追杀到邕州,那便暂且停留在邕州,如果吴越军追杀不止,就只好南下从钦州出海,到南洋去“乘桴浮于海”了。
刘鋹带走的护卫兵马,只有宦官陈延寿率领的数千名宫卫军而已。此外,诸如内府龚澄枢等大宦官,以及卢琼仙、黄琼芝等干政的宫妃,凡是揣度不太可能被吴越军饶恕的极恶分子,也都主动跟着刘鋹一起跑了。随行服侍之人,则包括刘鋹的几十个各色妃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她的堂妹,还有百余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