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精气神(2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452 字 2021-06-06

用小沙船走的博多津航线近了一倍。以如今吴越国海船数年的技术积累、新式帆装应用,夏季顺风的时候,三天三夜就到了。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既然从苏州到长崎可以飙出如此的极速,长崎港的崛起,也就是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必然了。

……

长崎虽然繁荣,此刻钱惟昱却没时间赶去,只能是办完正事儿、把灰吹法炼银所需的东西都搭建起来调试好了,再走点儿回头路去九州看看。

十月初九日,运着炼银器械和几千石铅锭、铅矿的船队,抵达了山阴地方第一大港——松江町。这个松江可不是“松江府上海县”那个松江,只不过是同名罢了。原本运银船在山阴地方有多处港口可以停泊装卸,倒也不拘于松江。只是这次钱惟昱来的都是大船,运的东西也重,只能是寻深水良港靠岸了。

上了岸,牛驮马拉地花了两日,才算是把第一批装备都弄到了石见银山。

石见银山位于松江町西南七十多里的大山里。不过如果直接往海边方向走的话,只要二十多里就能到达距离银山最近的日本海沿岸港町大田町。银山由两道西南、东北走向的平行山脊构成,中间偶尔也有豁口和隘谷——有些是天然的,有些则是修筑“银山街道”的时候,吴越人用火药炸口扩大后平整出来的。每每练出粗银和铜锭之后,就会从这些“银山街道”运去大田町,装上海船运回吴越。

非常幸运的是,石见银山的两道山脊之间,夹束的正式山阴地方第一大河川——江之川,此河全长四百余里,发源于后世广岛县(没错就是原子弹轰炸的那个广岛)的群山之中、在石见的江津町入海。水流平均宽阔三四十丈,山势陡峭之处,水流为山形夹束,宽仅二十余丈,深水急流,用于进行水力利用的话,正是恰得其用。

东西到了之后,用江之川中的筏子以及旱路的马驼一个个搬运到银山见的河畔。因为船队到来之前,钱惟昱已经让商会的人传信到日本这边,让银山监督的人早作准备,因此这里提前了一个多月就开始修整河沿、疏浚河岸水深、以石块和糯米汁黏土把河岸做得陡峭。

钱惟昱一行人耐着崎岖坎坷带来的颠簸之苦,来到江之川边视察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算是比较井然有条了。除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外,钱惟昱还看到在附近的工地上,已经有十几座巨大的木质水车雏形或其配件被做好了堆放在那里。看那些大水车轮子,都是用上好的硬质木材制作。有圆形的大水轮,也有横板式的唐制翻车——这些设施都是根据河道的走势、水流的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