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撩浅军被广陵郡王殿下派给平南军麾下、到浙西赣南一带来凿通兰溪江航道的时候,第一个就派了他的那个指挥。在信州和衢州干了几个月,因为勤勉不出错,这几日又被派到了一个秘密的活计。
昨日出工之前,一名苏州来的密使直接找到了吴立的都指挥使,说了一番殿下的密令,随后都指挥使就把吴立找去。跟着密使来的还有一支马队,运了足足数千斤的神秘货物,在吴立的营内卸了。密使反复叮嘱吴立一定要让麾下士卒保密、对于即将会用到的新装备新物料绝对不能泄露半句。此外还有一个营的镇海新军卫兵在他们撩浅军的营地里扎下了,专门派人负责看管货物、办理进出账目的手续。
吴立原本是个粗鄙武夫,当年凭军功一路从普通大头兵杀到都头,依然什么字都不识得。后来调进撩浅军后,因为废了左臂习不了武了,才开始勉强想学点儿文、免得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不过那时他已经年近三十,读书已然是晚了,这些年有一搭没一搭的,也不过粗略认了几百个字而已。
不过个把月之前,在《汉和字典》面世的同时,钱惟昱麾下的中吴军节镇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殿下不仅给各军都派发了字典,确保每个指挥有一套;还下令给各级军官配属教谕的先生扫盲。每个指挥配属一个好歹认得全字、粗通文墨的儒生,要求指挥使、虞侯、都头、军使都要在年内抽时间扫盲。据说明年如果读书人多了,还要做到什将、队副这些也要扫盲,打仗训练屯田之余,花上几年功夫让他们基本上能认上一千多个常用字。
吴立这些年和工程打交道多了,也知道这管理撩浅军之类的部队做活,不稍微识点儿字、能够粗略看懂一些账目的话,是干不成事儿的。虽说他只是军事管理的主官,另有掌书记、参军、司马这些文职的人管帐,但是主官一点都不懂的话,很容易增加下面人偷工减料、偷懒耍滑的机会。
好在他原本这些年也认了几百个字,有了点儿基础。教谕来教授“假名拼音”之法的时候,一开始假名的正音环节不过半个月就学会了,此后用这假名拼音之法再习学其他字眼,便快捷了许多。这段时日以来,每到下工的时候,他和手下几个略微认识些字儿的都头便分着《汉和字典》各自自学,每日倒也能新习学十几个生字。
所以,这一次苏州来的密使给了他一卷那种名为“火药”的新式物料具体用法秘籍,上面尽数写了用大锤铁钎在岩石上钻打炮眼的工序、炮眼的尺寸形状、火药的用法用量、引线的使用、人员的避险……凡此种种诸般法门,都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