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争分夺秒(3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311 字 2021-06-06

后、让行动缓慢的步军当先顶住,确保来犯的敌军骑兵和己方步军胶着黏住之后,再让己方的骑军出现侧击。

而柴荣是怎么做的呢?他不是不知道步骑协同的道理,但是他为了求快,想当然地让步骑军一起匀速前进接敌。这种理想化的命令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临阵对决的时候,就会遇到变故——

对面的北汉张元徽是厮杀了一辈子的宿将了,战场嗅觉灵敏得出奇,一看到周军阵势,就知道有可乘之机。张元徽在接敌之前的一刻,让自己麾下骑军继续往右翼多迂回了那么区区数百步,随后再拐回来冲锋,就一下子把自己的大军置于了后周骑军和步军的纵轴线反方向上。

这样一来,原本应该是同时接敌的周军骑军、步军就被张元徽的战术机动拉得脱了节,变成了骑兵先接敌、步兵后接敌,而且步兵方阵的临阵放箭,也被己方的骑兵队伍阻挡了,以至于害怕误伤自己人而无法施展,眼睁睁浪费了先用弓箭洗地挫伤敌军锐气的机会。

说白了,如今这个形势,就是因为柴荣明明身居中枢、却非要细致入微地指挥部队的具体战术导致的,需知《孙子兵法》中的七胜之道有云:“将能而君不御之者胜”,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战术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如果让不是亲临战场的人指挥细化到战术层面,那么信息的延迟、判断的不对称,都会造成致命的损害。

柴荣明明没有亲临前军第一线,却非要细致入微到指挥两翼先锋军的具体战术细则、进兵次序,不能放权给樊爱能随机应变,焉能不败?

樊爱能本是后汉朝时就在军中任职的大将,当年先后跟着刘知远和郭威南征北战的。郭威在世的时候,好歹因为郭威在篡位之前就做过樊爱能的老领导,所以即使他篡了汉也还可以镇住樊爱能。

如今柴荣上位,樊爱能心中本就对这个矮了一辈的皇帝略存芥蒂,再加上柴荣一再提防着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将领、此次御驾亲征以来,处处要指挥到细致入微、一点都不肯放权。连平时安营扎寨安排多少规模的斥候探马夜不收、该轮换到那个营值夜他柴荣身为皇帝都要亲自过问,这样束手束脚的情形,如何不让樊爱能憋屈。

此刻,樊爱能麾下的骑军和北汉骑兵厮杀愈烈,死伤无算,冲在最先头的两千骑兵已经伤亡了两三成了。诸般憋屈交攻之下,樊爱能大喝一声:“柴荣小儿不知兵事,不信大将,我辈殊死血战,他却提防我辈有如反贼,恨不能捆住我辈手足再与敌厮杀!大丈夫若死于战阵,幸也!若死于朝中佞贼构陷,大不幸也!我等愿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