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上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在官府的规划之下,5万户流民都从蒋家和钱家等私有的田庄中,按照户均认耕20亩田地的标准,按照八二分成的地租租田耕种。同时官府和豪商合力出资,提供那些流民户八个月口粮和第一年的种子粮作为启动资金,秋收之后按照两倍的本金偿还。鉴于台湾地气湿暖,引入占城稻之后,几乎可以一年三种所以相信两年之内这些流民户就可以站稳脚跟、彻底还清租税和欠下的启动钱粮。
当然了,虽然如今整个台湾岛上的“15年免税屯垦期”还剩9年,钱惟昱还没法收税。但是只要民户多了、人民家有余财,有的是比收税更好的法子增加财政收入——你们新来的流民户,总没有房子住吧,也没有农具耕牛吧?这些固定资产你们一下子也凑不出大笔钱来买吧?
没事儿!朝廷和御用商会可以经营“融资租赁”的业务便民:比如朝廷先建了竹楼或者土坯房,给新来的流民户居住,流民户只要每季占城稻收上来之后,缴纳4石的稻米,持续交满15季或者说5年之后,那么朝廷和豪商出钱修的屋子就归流民户所有了。
对于每户领了20亩租田、每次收获季可以打上20多石粮食的贫民来说,相当于是让一户人家白干一年活就可以换一处住房,也不算亏。其他诸如耕牛、铁质农具……无不可以按照这个法子融资租赁。只要累计交足20亩农田一年的收成,就可以换的一头耕牛,相当于是一头壮年耕牛价钱和一处房子一样贵了。
但是在耕畜珍贵的时候,这么做在常人看来也是非常合理的——当初五代初年,梁帝朱温把清口之战中从两淮夺来的耕牛分给百姓使用,收取牛租的钱足足收了五十年呢!一直从五代初始的后梁收到五代末年的后周,才被郭威刚刚废止,那些当年朝廷租出去的牛,很多都耕种用到老死了很多年了,牛租才算结束。现在钱家好歹是让一无所有的贫民靠着全家一年辛苦所得就挣到一头牛,在这世道上已经是非常仁慈的了。
而且,吴越如今的经济形势可是非常有活力的,海贸发达,还有一统天下绝大多数的盐、茶、糖等生产的趋势,货通天下。所以对于安置到台湾的流民,那融资租赁的收取物业不拘一格。
有些人家靠近乌溪、浊水溪、大甲溪边的低湿沼泽之地,想要种竹木或者热带干果换钱,朝廷和商户一样是照收不误;如果是在深入岛子、靠近东部丘陵的地方,种植茶树、甘蔗、竹林货卖,一样都有销路渠道。
而有些心思灵活的民户,则一改原本在老家埋头种地自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