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产出3000根甘蔗也是毫无压力的。如果按照两年一收的糖用蔗计算,去叶去皮后可以用于榨糖汁的净肉可达每根四斤。一亩地就可以产出12000斤甘蔗肉、榨3000斤糖浆;最后再经过浓缩、熬炼、脱色、结晶后得到800斤霜糖。
因为甘蔗是两年收获一次的,所以平摊到每一年上,一亩甘蔗地最终可以产糖400斤、合3石左右。百万亩甘蔗地,就是300多万石的霜糖!按照如今中原各国那四千多万的总人口,哪怕再加上诸如辽国、日本和其他周边贸易国家,整个东亚文明地区,也不过七八千万。那就相当于无论贫富良贱,每人每年都可以分摊到五六斤的霜糖了。这个用量,可以和如今各国的食盐用量基本相当,到时候霜糖也会从如今的奢侈品,在十年之内渐渐变成日常贸易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同时,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水平和海船运能,琉球群岛距离中土的距离要比耽罗岛还远那么三五百里,是台湾与福建距离的四倍、和日本九州与中国大陆的距离基本相当。如果生产别的粗重什物诸如粮食之类的话,那么海运成本肯定会达到台湾稻米的四倍;而如果产出的是霜糖这种经过二次加工的高价产物、12000斤甘蔗肉才出800斤糖,九成多的渣滓都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丢在琉球群岛,占用的海船运能就要少得多了。初步估算之下,每年只要拨出百余艘两千料的大海船专跑这条航线,就能满足其运力需求了。
当然,这一切的认知,也仅限于钱惟昱的印象,并不能算完全准确,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大量航海者的修正。因为这番印象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钱惟昱上辈子痴迷玩过的一款日本“暗荣”公司出品的航海游戏——《大航海时代4》而已。
……
七月份起的时候开始,当日本那边银山的事务初步有了眉目,钱惟昱就派人给身在肥前的蒋正明送了信,让他亲自带二十艘五千料的大福船、并且由陈诲从飞鱼都派一个指挥使的海船水师战兵,从肥前沿着九州西海岸南下,从鹿儿岛往南搜索小琉球诸岛。
这支船队载着大量的基本垦荒工具、物资,以及五百户肥前国的日本移民一起南下,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冲绳岛、奄美大岛、宫古岛、石垣岛等四大岛都找到了,并且在岛上留下一个都头和一营守兵、百户日本移民,并且留足了足够一千人吃三年的口粮和垦荒工具——这一切的事情,随着去年钱惟昱让他们在石见山和生野山筑町修港的时候,都已经熟练得门清了,蒋家人和钱氏商会的诸多管事帮办也积攒了好几年如何快速建立殖民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