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重上下的良马、或者五十匹两百斤以下的马驹。剩下的一大半运能需要用于运输给战马饮食的饲料、淡水。
因为光是在印度洋上的直线航程,每次都要大半个月时间不能中途补给。战马这种东西在低纬度闷热环境下又比较娇气,装得多了,很容易大批发生疫病和死亡。这样折算下来,一匹战马从波斯湾运到苏州,一共要走两万多里的海路、在海上跑四个月。五六石重的战马,实际需要占用的运能可以超过三十石。如果这么多运能用来运输印度或中东特产的香料的话,四千多斤香料的利润足可有两千两银子……
这也是在钱惟昱之前,人类没有尝试过通过海路进口阿拉伯战马到远东地区的原因,相反还是走大漠里的丝绸之路让战马自己跑着从一个绿洲跑到另一个绿洲运来中国比较划算……而直到航海技术再发展那么几百年,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因为船速的提高和航海技术、防疫技术的进步,海运战马才变得普遍起来。
可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光靠钱算的。经过一番合计,算上运输成本、种马成本和利润,钱惟昱忍痛给亚伯拉罕开的价码是三千两银子一匹质量上成的阿拉伯战马!如果果真品种非常极品的话,还可以酌情提价到五千两的上限。
比耽罗岛进度稍微慢一些的,则是山阴四国中最靠近关门海峡的石见国银山——因为在石见银山、生野银山和佐渡金山三处日本海沿岸主要金银矿区之中,石见银山是距离钱惟昱的核心领土最近的所在,周边控制力也最强。
去年入冬之前,石见山附近的沿海港町、庄屋和码头、提防就已经完工了。开春之后,约摸数千人的日本苦役和耽罗苦役被送进山里开凿一条“银山街道”,用于确保石见山内各处矿区和沿海之间的交通运输问题——当然,在钱惟昱的规划和宣传中,肯定不可能把这些道路称呼为“银山街道”,而是需要找个更加隐蔽的称呼,那些凿路的苦役,也不知道他们开凿的这条通往荒山的道路具体有什么用。
因为石见山矿区距离海边最远也就三十里路而已,所以银山街道的施工还是挺快的,夏天的时候人数比苦役大军少得多、但是重要性程度却高得多的勘探队就开始进山找矿——在勘探的问题上,钱惟昱没有全部使用他控制的那些日本人,而是从“镇海新军”当中挑选了百来个从军前原本是婺州、处州等处世代挖银矿、铜矿的矿工人家来担任,以进一步加强保密。
去年钱惟昱为了比照五百年后戚少保的“戚家军”,而编练了精于山地战、鸳鸯阵的镇海新军。镇海新军中起码三分之